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1.
正在我市青年教师数学优质课评比中,一位教师的课给我留下较深的印象.比赛内容是浙江版八上7.3.1"一次函数".该教师课上得非常轻松,关键是师生互动,学生显得很投入,因此效率高.我认为该老师备课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重视了学生的参与.而在概念引导时又非常好地把握了"举三反一"和"举一反三"的关系,他的成功给我们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有很多的启发.一、一次函数教学设计1.概念引入观察1:描述图1中的变化过程,并列出y关于x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教材中每章都有“阅读材料”,但大多一线数学教师对教材中“阅读材料”并没有足够重视.本文利用“阅读材料”对一类课本习题进行了纠错教学,为大家在数学教学实践中运用阅读材料提供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3.
2011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数学卷第20题,引发了笔者对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方差”教学设计的改进,现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初一年级期中考试中一道错误率颇高的试题的背景分析和知识点教学实录回顾,发现该试题错误率高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学主体不清,探究流于形式;教师启发不力,束缚学生思维;学生体验不足,知识被动接受.针对学生的错误和教师的课堂讲解反思平时的教学,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增加有效提问,减少无效或低效提问;加强合作交流,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借助《几何画板》,促使隐性知识显性化;提高教学素养,统一教学预设与生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