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解放区文学,尤其是1942年毛泽东同志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的解放区文学,在文学艺术理论、作家的创作态度、作品的表现内容与形式等诸多方面,较之先前的文学都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风貌,并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历史性转折。解放区的诗歌、小说、散文、戏剧,以及其它各种艺术形式无不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譬如叙事性散文的蜂拥出现,即解放区散文创作中普遍的叙事化倾向,就是这种文学风貌和创作转折的一种外化形态。  相似文献   
2.
纯学与民间学的分野始终客观地存在,既保持民间学的个性又具有纯学的格调和技巧的“兼容性”作品并不多见。司马中原的乡野传说等作品却明显具有“兼容性”特征。《红丝凤》的化品位、人物塑造、艺术结构和语言描写使其成为现代小说中的艺术精品,而司马中原在传说与学之间的探索,对现代小说的发展也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叶绍钧,江苏苏州人。一九一一年在苏州公立中学毕业后,便在角直附近先后从事十多年的小学教育工作。一九一四年,他开始了文学创作,发表了不少的文言小说和诗歌。“五四”运动的爆发,给了作家以积极的影响,他勇敢地参加了新文化运动。在反对封建文化的斗争中,他用白话文创作了大量的小说、诗歌和散文,并且在一九二一年  相似文献   
4.
以探索、创新精神为立意的论文意识,应该是大学教育的主流意识。论文意识对高师文科人才的培养,更具有特殊的意义。探索和创新的精神与能力,是未来教育师资不可或缺的品质和内涵。论文意识的培植与高师文科人才培养理念、模式以及教学的方式方法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论文意识的确立,将给高师文科教育教学改革,带来巨大的根本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五四文学与当代台湾乡土文学各自处于不同的文化冲突时期,它们都面临着有关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思考和抉择。由于社会文化环境的不同,五四文学与当代台湾乡土文学各自呈现出不同的文化态势:五四文学重视吸收和借鉴外国文化思想和艺术经验,对传统的中国文化采取的是批判态度;当代台湾乡土文学坚决抵制外国现代文化思想和艺术流派对民族文化的冲击,主张文学向民族立场回归。其实,突破这些外部形态上的差异,在本质上五四文学与当代台湾乡土文学的文化观念是却是基本一致的,都着眼于文化的时代意义,体现出一种实用理性主义的精神。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