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1.
在高师中学语文教法课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围绕“怎样做一个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这一主题,结合课程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对从事中学语文教学有了较为全面、正确的认识,明显提高了教学效果。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研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问题为载体,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使学生通过自己搜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知识产生的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一种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中学语文教师和理论工作者一直在探寻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途径,比如,改变命题方式,学生自批、互批作文等。实际上,提高中学作文教学效率不仅仅是语文教师教学的事,学生、家长、学校管理者及其他任课教师都应充分认识作文教学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这里所谓“浅文”的“浅”,有两个层面:一是思想的二是文字的。  相似文献   
5.
激发学生有写好作文的动机和指导修改是作文教学至关重要的两个教学内容,但调查显示,语文教师对学生学习作文动机的激发和对作文修改的指导与要求普遍没有做到位.因此,激发学生作文的内驱力和指导学生有效修改是作文教学的两个突破点.应通过教材和教师的引领,让学生感受、体验,充分认识写好作文的重要意义;同时,认识到"订正"式修改对提高作文能力的重要作用,并采取有效措施,科学操作,事半功倍,切实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6.
在中文专业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中,往往重视语言表达能力、板书设计和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能力培养,相对忽视教学内容二度开发能力的培养,“教什么”已成为中文专业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的瓶颈。所以,在中文专业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中,让学生学会“教什么”与学会“怎么教”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7.
班主任与家长、学生之间的谈话普遍存在着"信息差",这种"信息差"会导致班主任谈话"失效"或产生"负效"。"信息差"的产生以及不易被班主任注意,主要是由于班主任不了解谈话对象的心理需要和自认为"好心"导致的。要避免与家长、学生谈话的"信息差",班主任就应在了解学生和家长心理需要的基础上,进行换位思考,讲究谈话艺术,从而保证谈话的有效。  相似文献   
8.
"研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问题为载体,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使学生通过自己搜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知识产生的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一种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9.
这里所谓“浅文”的“浅”,有两个层面:一是思想的,二是文字的。第一种意义上的浅文是指课文蕴含的思想早已深入人心,学生自然比较熟悉;甚至他从小接受的就是某篇课文所宣传的思想的教育,一读觉得懂了,其实并未能透彻地理解课文。比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和《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高中学生一般能理解陶渊明是个隐士,其诗文表达的是“归隐”的志趣,但又一般不能认识到陶渊明的隐居源自对官场的厌弃,“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他隐居以后,躬耕自资,绝不同于与他同时或在他以后那些一面讲清高一面又要官职,或因仕进不成转而退隐,甚至借…  相似文献   
10.
“铺垫”是一种常见的写作手段,运用这一手法的文章,往往写得峰回路转,主题鲜明而又委婉含蓄,读来令人回肠荡气,有“盘马弯弓”、“千呼万唤”之感。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用了“铺垫”的课文,比如刘绍棠的《榆钱饭》,以“我自幼常吃榆钱饭”开头,接下去却写起了怎么吃杨芽儿、柳叶儿,借以突出榆钱饭“救命粮”的作用;而张洁的《挖荠菜》一直到第10自然段才真正开始写挖荠菜,却从第2自然段起用大量笔墨写“馋”,用痛苦的回忆烘托对荠菜的特殊感情……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逐渐体会到,对这类文章,以题目作为教学过程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