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966篇
科学研究   116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45篇
综合类   35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3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2篇
  1954年   1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得到飞速的发展,正是因为有了我们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中国才有了今天的国际地位。时代在不断的进步,我们对生命的看中程度变得越来越高,特别是在建筑工程中,我们不仅要求了建筑的质量,还要在达到建筑物得体的前提下,保证所有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安全。我国已经针对这种现状制定了很多相关的改革措施,在建筑施工中,安全管理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我们在保证每一位建筑员工的安全的基础上才能够推动施工的进行,建筑施工时要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还要提高建筑的安全质量,施工必须从各个角度全面地考虑到可能会出现的安全隐患,然后制定全面的改革措施以达到我们的目的,全面提高我们的建筑效率,为我国的建筑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吴之章作为"贞堂九子"之首,是一个文化区域内显赫一时的诗人,却由于各种原因而湮没在历史的烟尘之中,几成"文学化石".有必要运用新时代文学批评的视角,对其生命轨迹、精神面貌、精神产品和艺术成就进行观照和审视,对其本人及诗作的文化价值和文学价值加以发掘和考评.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宝贵遗产——“唐三彩”是以南北朝至隋的黄、绿、褐三色釉陶和建筑琉璃陶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唐三彩”形成于初唐,盛行于唐玄宗开元年间,距今已1000多年。  相似文献   
4.
呼唤哲学社会科学的春天———出版业推动学术繁荣的遐想毛鹏我们知道,中外历史上任何一个兴盛的时代都有自己的先进的哲学思想以及它的时代精神。比如中国封建地主统治时期的儒家思想,西方资产阶级兴起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和随后的理性主义思想。哲学思想与时代精神在意...  相似文献   
5.
6.
笔者通过分析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发展演变过程揭示了它所隐含的独特的民族审美意识,中国山水画是在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延续下来的,祖宗、社稷、山川在民族意识中融为一体。随着封建社会由盛而衰,人的社会意识和自我意识在对社会的不满中成长起来。当士大夫阶层的人们不容于官场仕途,只好藏形骸于山川,寄情思于笔墨,让山水之美,自然之气净化胸中的块垒了,山水画则成了人心灵的外化。所以,中国山水画不管有时表现多么劲拔外张(如南宋刘、李、马、夏等),却总是以净化,疏导而安于内向和谐美为归宿的。  相似文献   
7.
8.
9.
策划、组织战役性报道,如今已是很多媒体的常规武器。这类报道分量重、有深度,通常能“立体化”地表现新闻事件。遗憾的是,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地市报,对这种报道形式的运用还很不充分。 这其中,当然有财力、人力等客观原因。但缺乏开拓意  相似文献   
10.
毛鹏 《编辑之友》1991,(6):33-35
80年代以来,我国绝大部分出版社(据有关部门统计已达到90%左右)已经从生产型转向生产经营型,随后它们都逐步走向经济独立、自负盈亏的道路。我国出版社转变体制之后性质有无改变?出版社性质和体制之间是什么关系?这些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出版社性质和体制的问题可以说是出版业的基本理论问题,也是当前重要的现实问题。通过讨论逐步搞清这些问题,对于我国当前治理整顿和深化出版改革,建立和健全出版社的新体制是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