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001年的9·11事件不仅改变了美国人对全球文明冲突的乐观看法,也促使他们对自己国家的民族认同和文化身份产生了深刻的危机意识。由于恐怖主义组织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共同的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所动员起来的,所以,9·11事件虽然从国家安全的层面上给美国人敲响了警钟,更重要的是从文化层面上对美国民族文化认同的危机提出了警告。美国人面对非基督教文化的潜在挑战,在如  相似文献   
2.
莎士比亚的伟大不仅在于他卓尔不凡的艺术想象力,更在于他观察社会文化现象的独特视角。叙事诗《鲁克丽丝受辱记》将人物的视觉思维作为切入点来表现当时社会文化思维模式对人文主义思想的禁锢,具有丰富的认知心理学阐释空间。在当时语境下,视觉至上的心理模式蒙蔽了世人的双眼,对于事实要么视而不见,要么眼见为实;视觉与身份建构,特别是女性的身份认同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以《鲁克丽丝受辱记》人物的视觉认知来阐释其所承载的文化心理,可以深入认知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美国当代诗人金斯伯格和法国现代诗人波德莱尔进行了比较研究,探讨前者在诗歌创作上对于后者影响的接受问题,指出两人的文学成就丰富了审美"同情说"的内涵,并在早期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之间形成了一座经典传承的桥梁。  相似文献   
4.
我国近年来外国文学研究热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对2000-2004年之间我国的外国文学来源期刊上所刊登的研究论文统计分析,可以看到,中国近年来的外国文学研究正在日益向纵深发展,这种发展表现在研究内容的广泛和深入、研究队伍的扩大和研究质量的提高上.展望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事业在五到十年之内将会有一个跳跃性进步,并将会在国际学术界形成相当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