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4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牢固树立"教育就是服务"的观念,树立新的教育理念,使学生人人都有选择的机会,人人都有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课程,而不是现今的课程去选择适合它的学生.下面,本人就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的"分层教学"谈谈浅见.  相似文献   
2.
江建来 《生物学教学》2002,27(10):18-18
国外称“研究性学习”为项目课程、主题研究、专题研究或专题研习等。 2 0 0 0年 ,我国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中 ,将研究型课程确定为高中必修课。“研究型”课程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从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 ,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 ,主动地获取知识 ,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其核心是倡导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研究精神 ,促使基础教育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创新性为基础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践精神 ,为推进素质教育创造条件 ;把握“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内涵和“以学习为中心”的哲学观 ,…  相似文献   
3.
生物学课程改革的本质在于创新,在于学校化的重建,因而,课程改革对生物学教师有着一定的挑战。教师只有通过积极回应挑战,才能创造出自身专业发展的新“生长点”,从而实现由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转变为自己的课程的创造,成为“超越型学习主体”的创造。下面就新课标下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及要求谈谈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以学生的认知心理规律和思维特征为基础的课堂提问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应创设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问题、"相似式"问题、"探讨式"问题、"梯度式"问题及"诱因式"问题等,以减小学生思维的跨度、拓展思维的广度、增强类比思维能力、促进思维向纵深处发展,并缩小师生彼此间心理距离,从而优化课堂提问设计,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生物科学素养,促进实现高效教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