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正"图形中的规律"是北师大版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的一个内容,第三版数学教材将其安排在四年级下册,第四版则安排在五年级上册。在该课内容的教学时,教师一般采用两种形式,一种是探究型——先出示图1,布置小组合作的探究任务:从摆第一个三角形开始,一边摆一边记录,寻找三角形的个数与小棒根数之间的关系,再放手让学生探索、交流。另一种是自学型——先让学生看书,再是教师追问。无论是哪一类,所得到的规律几乎是书中有什么,学生汇报时就有什么,如书中没有  相似文献   
2.
笔者经常听到老师们这样感叹:随着学习时间的增长,学生"胡思乱想"能力逐渐下降,也就是说求异思维能力逐步萎缩.  相似文献   
3.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可笔者对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调查中却发现,对数学学习有兴趣的学生不到三分之一,大部分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考到高分。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为什么学生会不喜欢呢?学生不喜欢数学,虽和这门学科的高度理性有关,但教师的课堂教学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怎样给数学课堂学习一点动力源,以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