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新课引入,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这个环节的处理是否恰当,对整个课堂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在教学中,特别是在公开教学中,我们物理教师都非常重视新课的引入。以物理实验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再结合教师就实验现象所提出的问题,就可以达到让学生主动建构物理概念和原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正>产生、提出与整合问题是学生发展学习的核心。问题包括发展知识的问题和发展思维的问题。真正有价值的能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发展的问题则是能引起学生集体思维的问题,也是课堂最重要的生成动力。在基于问题解决的课堂学习活动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辅助者,而不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者。文津中学的课堂导学就是一种基于问题解决的课堂学习活动,课堂的"导问研学",就是教师用问题与方法来提升课堂的导学  相似文献   
3.
熟悉中小学教学的人都清楚,那些所谓的公开课、示范课,教师们除了要使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外,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处理好教学各个环节.既要有引人入胜的开头,又要有高潮迭起的中场,还要有画龙点睛的结尾,少了哪个环节都不行.许多学校领导和教师在评价一堂课的好坏时,看的往往也是这节课各个环节是否具备,"起承转合"是否连贯.因此,许多物理教师在上示范课时,往往会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上精雕细琢.整个教学过程就像上紧了发条的钟表一样,什么时间提问,什么时间讲授,给学生多少时间实验,多少时间讨论,多少时间回答问题等都设计得"丝丝入扣".我们反思,新的课改需要这样的"好课"吗?  相似文献   
4.
熟悉中小学教学的人都清楚,那些所谓的公开课、示范课,教师们除了要使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外,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处理好教学各个环节。既要有引人入胜的开头,又要有高潮迭起的中场,还要有画龙点睛的结尾,少了哪个环节都不行。许多学校领导和教师在评价一堂课的好坏时,看的往往也是这节课各个环节是否具备,“起承转合”是否连贯。因此,许多物理教师在上示范课时,往往会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上精雕细琢。整个教学过程就像上紧了发条的钟表一样,什么时间提问,什么时间讲授,给学生多少时间实验,多少时间讨论,多少时间回答问题等都设计得“丝丝入扣”。我们反思。新的课改需要这样的“好课”吗?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教学论认为,“课程”是规范的教学内容,而在新课程理念下,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大于教材。教学内容的范围是灵活的,是广泛的。它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只要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所有有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任何方面的材料,都可作为学生学习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1 设计理念: “设计、制作一个由简单机械组成的机械模型”这一实践活动是初中学生第一次接触的研究性学习内容。这节知识跟学生生活密切相关,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好章节。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提问,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目的、要求设置问题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形式。课堂提问要结合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根据提问对象的认知水平和差异性来设计问题。有效提问是能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让学生在深层次思考中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教学论认为,"课程"是规范的教学内容,而在新课程理念下,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大于教材.教学内容的范围是灵活的,是广泛的.它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只要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所有有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任何方面的材料,都可作为学生学习的内容.在物理教学中,开发与利用科学探究实验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资源,不仅会极大地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而且也能使学生得心应手的应付中考.  相似文献   
9.
1设计理念:“设计、制作一个由简单机械组成的机械模型”这一实践活动是初中学生第一次接触的研究性学习内容。这节知识跟学生生活密切相关,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好章节。本课设计一方面力求体现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会利用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等简单机械进行组合,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10.
汤强红 《物理教师》2006,27(12):5-26
随着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理念的深入贯彻,近几年来,中考物理试题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全国各省市的中考试题,对诠释新课标的内容起了引领作用.所以各地的中考试卷成了教师教学的例题和各种教辅书的主要原材料,大量的题目也成了学生繁重的课业负担.那么怎样才能使师生走出题海,确实减轻学生的负担呢?我认为教师要学会原创试题,重点知识要让学生做专题研究,这是一条较好的途径.套用一句老话叫“深挖洞,广积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