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统编教材中的《哈姆莱特(节选)》是一个经典戏剧片段。借助这一片段,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认识戏剧的创作原理,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引发戏剧冲突、戏剧冲突重塑人物形象的内部机制,了解戏剧人物与戏剧冲突的双向建构意义,让学生从戏剧本质上把握悲剧内蕴。  相似文献   
2.
3.
语言文字运用题复习,抓手在于词语辨析。词语辨析涉及语素分析和准确地理解词语,前者与字形题紧密相联,后者对辨析语病、句子衔接、现代文阅读以及作文都意义重大。词语的理解、感受、辨析、运用能力,实际上是语文能力的基础与核心。  相似文献   
4.
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对此,理论上的研究已经非常深入,但是在具体的学科教学中究竟怎么做仍然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鉴于此,本期“专题”,我们约请了来自教学一线的四位语文老师,就语文阅读教学、写作教学、《(论语)选读》教学的“生活化”问题进行了探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记叙文写作中,把画面定格,让时间凝固,突出描写,凸现细节,这是针对目前中学生写作现状开出的一剂良方。  相似文献   
6.
师:作文是我们每个人表达喜怒哀乐的文字,作文更是映照社会生活的镜子,喜怒之微,国事之大,都可以着之纸墨。可是,很多中学生的作文,总喜欢借别人之事,说别人之理,不着边际,隔靴搔痒,没把自己的情感真真切切写  相似文献   
7.
现在中学生的考场作文中,常常流露出冷漠、麻木、孤僻、自私的语气,缺乏人性关怀和生命激情.那么,如何在写作教学中改变这样的现状呢?我以为,变换记叙文中常见的"第一人称"、"第三人称"叙述角度,直接使用较为少见的第二人称行文,是一种极好的方式.  相似文献   
8.
名声     
<正>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姓名,是每个人特定的社交符号,是社会属性的首要标记,它寄寓着深情,饱含着期望。“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是我们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也是人类历史上每个民族共同的文化现象。不仅如此,人们还喜欢以杰出人物的姓名来给楼房街巷、村镇城市、山岳河流、宇宙天体命名。不在乎自己声名的人是可鄙的,可如果为名所累而弄虚作假,或者好大喜功残民以逞,甚至发动战争导致生灵涂炭,则更让人唾弃。  相似文献   
9.
<正>写作营项目:《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学习任务——“写一个你熟悉的劳动者”写作营目标:写一位自己熟悉的劳动者教过两代人的山村小学教师、抗击疫情护佑生命的医护人员、精心擦拭每一块玻璃的保洁阿姨、春耕秋收辛勤劳作的农民……生活中,有很多平凡的劳动者值得我们关注,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不少事也可能触动我们的心灵。  相似文献   
10.
巩乃斯之游     
暑假里有很多有趣的事,但在我心里最快乐的还属在巩乃斯的一段日子里。巩乃斯和酷热、干旱、喧闹的库尔勒大不相同,那里群山环抱,山清水秀,地上全是绿茸茸的草,草里面夹着一些长短不齐的、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