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首先简介从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到毛泽东、邓小平划时代的伟大贡献,强调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本原理,指出以往无产阶级革命是这样,现在搞社会主义建设也是这样。在这基础上,突出论述邓小平同志全面概括社会主义本质特征,指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在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通过什么途径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创立了邓小平理论,这是小平同志最伟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思想品德课和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两课”)是高等学校对大学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两课”教学中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必须加强“两课”教学的针对性、思想性和说服力;要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变单向信息传递为双向信息交流。  相似文献   
3.
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的健康的,但也出现了新变化,价值取向呈多元化等。加强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是社会主义高校的重大历史责任,必须增强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探索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新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思想品德课和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两课)是高等学校对大学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两课”教学中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必须加强“两课”教学的针对性、思想性和说服力;要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变单向信息传递为双向信息交流。  相似文献   
5.
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以下简单“两课”)是高等学校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两课”教学中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必须深化“两课”教学改革,增强“两课”教学的针对性、思想性和说明力,要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变单向信息交流为双向信息交流。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大学生价值观特点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汪松明 《教育探索》2007,(7):109-110
我国社会正处在重要的转型时期.每当社会发生重大变化时,人们的世界观问题、人生观问题、价值观问题等都会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认真研究当前我国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努力探索在社会转型时期开展价值观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是与科学的实践观的创立分不开的。正是由于科学的实践观以及唯物史观的创立,才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奠定了科学的方法论基础。马克思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上,批判地继承了前辈理论家中的有益思想因素,通过对科学的实践观、主体客体关系、人的本质及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人类解放关系的具体研究。深刻揭示出人(个体与类)实现全面发展的历史过程和规律。  相似文献   
8.
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的健康的,但也出现了新变化,价值取向呈多元化等.加强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是社会主义高校的重大历史责任,必须增强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探索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新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经济发展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波浪式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关键是发展经济。目前,我国面临着加快发展经济的许多有利因素,加快经济发展,争取若干个高速发展阶段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现实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邓小平十分重视教育问题,一直把教育问题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教育必须为经济建设服务,经济建设必须依靠教育,教育是经济的保障和措施,从而形成了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在此基础上,我们党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这对保证我国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为实现“三步走”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基础,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