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柯尔律治的诗数量不多,但其被称作“魔幻三杰作”的代表诗作《古舟子咏》、《克里斯特贝尔》和《忽必烈汗》都脍炙人口,是英国诗歌中的精品佳作。他一生做诗不缀。中年时热衷于研究以康德、谢林为旗手的德国唯心论哲学。他的诗人气质、他的怪癖、他的个人魅力、他的吸食鸦片.尤其是他的文学理念,都使他成为文学史上极具人气的杰出的作家之一。  相似文献   
2.
爱尔兰诗人、剧作家叶芝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与爱尔兰传统文化密切相连的诗歌、散文和戏剧,而他的抒情诗.尤其是爱情诗.以简洁的口语、深刻的含义、诸多的意象和丰富的象征手法。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境界。本文旨在通过探究他的爱情诗.以领略他那博大的胸怀、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凄美而没有回报的爱和由此带来的复杂感受。  相似文献   
3.
十八世纪后期的英国诗坛上出现了一颗璀璨的新星,那就是苏格兰有史以来最杰出的农民诗人罗伯特·彭斯。在短暂的一生中,他收集、整理、复兴了众多的苏格兰民歌,进而创作出了几百首脍炙人口的诗歌,表达了对民主与自由的颂扬与渴望.出色地反映出苏格兰人民的劳动、生活、风俗和情感,为十八世纪浪漫主义诗歌的发展带来了一股浓郁馨香的泥土气息和令人耳目一新的新风尚。  相似文献   
4.
诗人的情爱     
正威廉·勃特勒·叶芝(1865-1939)是爱尔兰诗人、剧作家、"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领军人物,曾于192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的理由是"以其高度艺术化且洋溢着灵感的诗作表达了整个民族的灵魂。他汲取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的抒情而不流于铺张,融合现代派的新颖和奇幻而不失之晦涩"。1934年他和拉迪亚德·吉卜林又共同获得了著名的古腾堡诗歌奖。叶芝在世时可谓风光无限,对读者而言,  相似文献   
5.
美国作家罗伯特.库弗的多部小说围绕“现实与虚幻”这一主题展开,揭露出人类历史、宗教、政治的虚构特征,引导人们看到人类历经多年建立起来的社会远非他们自以为那样的真实、可靠,却是虚构、假想而成,像是人类自己的游戏,充满了任意性和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6.
《马丁·伊登》是杰克.伦敦最重要的作品,代表着伦敦的最高文学成就。这部带有自传性的优秀长篇再现了作者早年的奋斗史以及最终对人生的幻灭,它还通过主人翁自杀身亡的结局说明了个人主义的致命弱点。但不幸的是伦敦最终走上了与马丁一样的道路:用自己的双手结束自己的生命,让无数的读者扼腕叹息他悲剧的一生。像希腊神话中难以抗拒的命运一样,《马丁·伊登》不仅成为杰克.伦敦对往昔的追忆,竟也不幸成为他未来生活的神秘预言。  相似文献   
7.
庞德从其所言的“诗艺的最高成就”入手,从“全意象”、“脱节”和“意象叠加”三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古其诗歌对其创作所产生的深刻影响。正是由于学会了这些中国古其诗歌艺术方面的表现手法和技巧并将其用于创作之中,庞德才取得了首所未有的成功。  相似文献   
8.
在代表作《美国的悲剧》中,通过对一起轰动社会的真实案例的提炼与再创作,德莱塞一针见血地指出主人公克莱特的悲剧不仅是个人的悲剧,还是整个国家的悲剧。美国已不再拥有所谓的“美国梦”,社会的污泥浊水与残酷现实打破了美国神话,那些沉迷者到了该是警醒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