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进行《三个太阳》(苏教版七下)集体备课时,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①反复阅读课文后,同学之间讨论交流,填空表达阅读所得:一个画家的经历,一群南极人的精神。一幅壁画的内涵。②小组推选代表或毛遂自荐,把填空内容写在黑板上。  相似文献   
2.
汪立海 《学语文》2002,(3):19-19
好的考试作文命题,不仅仅是让考生人人有话可说,还要能引领考生张扬个性,展露才情,充分表现其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思考。2001年安徽省中考作文题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探索。请看题目: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语研究性学习?我以为在语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调查,阅读,写作,了解社会,获取知识,探求同题的语学习活动就是语研究性学习。其目的是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自主学习语的习惯,掌握语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培养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语的能力和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面对“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新课程评价理念,期中期末考试有点尴尬。有的视之为新课程交响乐中的不和谐音符而意欲取消;有的旧谱填新词腔调不改,以不变应万变;有的翻唱杨柳,自制新谱,但是曲高和寡。考试怎样才能由制约新课程的瓶颈成为促进新课程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5.
据对各省市61份中考语文试卷的统计,有语文综合性学习板块考查的占41份.综合性学习试题依据现实生活设计问题情境,综合考查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的语文能力.这样的试题鲜活有趣,灵活多样,是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中最具活力的亮点.  相似文献   
6.
俗语说:“学问,学问,学习贵在有问。”要想长进学识与能力,必须多问善问,“没有问题的学生不是好学生”。创设让学生“悱”“发”的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学生越学问题越多,探求欲望越强烈,这才是理想的课程环境。可是,长期以来,问题意识在语文教学中被曲解、简单化,只注意了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而忽略了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没有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没有注意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