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综合类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高等教育公平研究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审视了高等教育公平的研究现状。理论研究主要体现在对高等教育公平的内涵与本质、分类等方面。实践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学领域,对高等教育公平现状的分析与描述、不公平产生的原因分析以及解决之对策等方面。从研究现状可以看出,高等教育公平的研究有待于从多学科的视角进行深入研究,有待于向微观层面深入研究,有待于向高等教育系统中各种利益关系方面扩展。  相似文献   
2.
21世纪的高等教育公平观是可持续发展的高等教育公平观,它是对传统的高等教育公平观的继承与超越,指个体进入高等教育机构的机会、群体和个体参与高等教育活动的机会以及高等教育机构间发展机会的均等。通过市场与非市场两种途径,为个体进入高等教育机构或高等教育发展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采取代内补救和代际补救等措施以及一定的预防措施,以提高信息社会中高等教育公平水平,促进个人、高等教育以及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21世纪的高等教育公平已经突破受教育者的入学机会平等问题,涉及高等教育领域的各种利益关系。21世纪的高等教育公平观应立足于人的可持续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根据科学发展观,可从市场作为和非市场作为两个方面来提高21世纪的高等教育公平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生态系统的两恕要素“遗传”与“环境”、大学生态系统的失衡与平衡、大学应对外部环境的两种路径:抛却传统与自我调节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态系统论”的主要内涵,阐述了大学生态系统论对解决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高等教育系统失衡问题具有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全球生态危机的根源是人的自我中心主义价值观在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扩张,而自我中心主义价值观是分裂思维的表现形式,要改变这种分裂思维为整体思维,需求助于以整体性为主要特征的生态哲学.生态哲学视野下的大学课程观以培养人的完整人格为教育目标,具有整体性与关联性、开放性、平等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的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课程国际化是高等学校国际化的内容和途径。课程国际化是课程发展或者变化的过程,目标是将国际因素整合到课程操作中。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的实施情况存在一些问题:在政策供给上过于笼统,操作性不强且缺乏法律和财力保障;在实施方式上形式多样但功利性较强;在“西方化”与“国际化”、“拿来主义”与“送去主义”以及“国际化”与“民族特色”等关系上都有待于进一步明确和妥当的处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