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各国文化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0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自投稿“发落”方式小议目前一些出版社对自投稿的处理方法仍沿袭80年代末以来的老规矩:书稿半年没有信息,即视为不用;期刊三个月不见答复,便可另投他处;报纸因时效性强,投稿有效期限缩短为一个月。这几乎成为一些出版单位与投稿者间的一种默契。但我认为,我们做...  相似文献   
2.
《新史学通讯》由中国新史学会河南分会于1951年1月创办,1957年元月更名为《史学月刊》。建国初期,面临着马克思土义新史学普及与提高的任务,《通讯》即是这一时代背景下的产物,这便决定了它的学术刊物的属性。  相似文献   
3.
寻找文化创新的契合点──“元典文化丛书”评介刘小敏,汪维真“元典文化丛书”(李振宏主编),首批10种,即将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我们得以先睹为快.乐于向读者作一介绍。“元典文化丛书”的编撰,从根本上说,是一项文化寻根性的研究活动。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  相似文献   
4.
(一)出版物作为精神产品,对读者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出版物思想的优劣、境界的高低,直接导致两种迥异的结果;一部内容健康、文字优美的优秀作品,可以供人以培冲食粮,振奋人的精神,开朗人的思想,高尚人的情操,坚贞人的气质,引导一代乃至几代人的向上和发展。相反,一部思想腐朽、格调低下的拙劣之作,不只派苏人的时间和生命.简直还在污染纯洁者的耳目,毒害幼小者的心灵,扭曲正常人的性治,使人懈于精进,甚至误入歧路.这样两种正负绝异的社会效应,为社会主义出版方向的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出版宗旨的始终坚持提供了深思的…  相似文献   
5.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