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职业教育具有职业属性和社会属性,校训作为一所高职院校的特殊文化资源,同样具备职业性和社会性的特征.高职院校的校训具有凝聚人心、激励促进、价值引领、约束规范、教育完善、传播辐射等功能和作用,传承好学校的校训,需要充分发挥校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突破阻碍其功能发挥的影响因素,实现文化育人与教学、科研等育人工作的相互融通.  相似文献   
2.
沈中彦  孙丹 《教育与职业》2022,1003(3):13-19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指引了方向.为了解新世纪以来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文章通过CiteSpace对收录在中国知网上的1008篇学术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我国职业教育正朝着专业化、高质量的方向稳步向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制度研究、比较研究、类型研究、内涵和对策研究等方面.但是,整体来看,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研究成果仍存在数量较少、成果分散、高质量成果不够突出等问题.未来,应该从拓宽研究视野、加强比较研究、壮大研究队伍方面进一步完善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研究体系,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科教融汇”作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一个创新性表述,指明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方向。科教融汇具有多重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上,是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内涵逻辑上,是宏观、中观、微观的统一;价值逻辑上,是支撑国家战略、产业转型、人的发展的基点。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科教融汇面临着内、外部的挑战,可以通过更新发展理念、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协同平台、完善评价机制等推动科教融汇在高职院校的落地生根。在实践探索上,苏州市职业大学主动对接产业,集聚各方资源、优化布局搭建多方平台、协作共享融合两支团队、保障完善融汇制度、服务社会发展,实现科研推动产业发展、反哺教学育人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理清我国职业教育评价研究的基本逻辑和框架体系,借助中国知网可视化功能和CiteSpace软件对853篇文献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职业教育评价研究呈现“价值与意蕴—概念与内涵—现状与问题—建议与对策”的基本逻辑,并形成了以“评价对象—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理论与标准—评价方式与方法”为主线的框架体系。未来的职业教育评价研究,建议立足类型特色,增强研究内容的时代性;扎根中国大地,促进研究成果的本土化;强化研究合作,构建研究交流的共同体;创新研究范式,推进思辨与实证的结合。  相似文献   
5.
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其经过了“模仿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路径、奠定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历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曲折、提升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规模、明确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道路”五个发展阶段。根据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历程,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是一种渐进式、持续性、内生型的现代化。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以中国特色与世界水平为标准,呈现出“四个相统一”的中国式现代化时代特征,即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是规模与质量相统一的现代化、守正与创新相统一的现代化、适应与引领相统一的现代化以及协同与开放相统一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