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古诗文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素养。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用了不少构思精巧、意境深远的古诗,教学中,我灵活采用多种途径,指导学生体会古诗意境,激发学生的情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下面以教学古诗《望洞庭》为例,谈谈自己的体会。一、图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在习作方面提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要求低年级学生在生活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低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语言积累较少,怎样才能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乐于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呢?教学中,我以“读”为突破口,逐步指导学生在读中感悟,促其说写,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朗读体悟说写迁移苏教版第三册《秋游》中有这样典型的句式:“同学们有的在草地上打滚儿,有的忙着逮蚂蚱,有的向着蓝天亮开了嗓子。大家奔跑追逐,笑着喊着,多开心哪!”教学…  相似文献   
3.
今天是星期六,妈妈带我去县医院配眼镜。 走在路上,我心事重重,担心一戴上眼镜,以后就再也摘不下来了。而且戴眼镜也会带来很多不便,可是不戴眼镜又看不清楚,真是无奈啊!  相似文献   
4.
一、让自然的美景充盈学生的语用空间
  绚丽的春景,迷人的秋色,丰富了学生的习作素材。学生置身于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大自然,也为教师培养学生的观察品格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学习六下《孔子游春》一文,我引领学生采撷春天的第一丛嫩绿,将课内的“观察、联想”的写法,运用于学生的练笔中;品读了六下《三亚落日》一文,我带领学生拍摄夏天的最后一抹晚霞,指导学生仿写晚霞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声音     
正专辑《准确把握课程标准,自觉创新教学行为》(2014年第8期)为我们展示了一组优秀的苏派青年教师课程创新案例,为一线教师开启了‘‘新课程理念下对学科与技术深度融合"的一扇窗,一个个生动的课例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理念。从本专辑中我真切感受到:微型课程视频富有创意,更加个性化,它让每一位老师都可以展示自己风趣、幽默的魅力;教学策略灵活,具有故事感,更加方  相似文献   
6.
沈争 《河北教育》2010,(5):41-42
传统的阅读教学注重“讲授”,注重“求甚解”,不容许学生个性化的感受,学生只能接受整齐划一的现成结论,并拿这些结论去应付考试。相对传统的阅读教学而言,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教学的建议,提出了具有挑战性的理念和要求,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相似文献   
7.
武汉的黄鹤楼,始建于公元223年,距今已有1700余年。当时,黄鹤楼是一座用于军事瞭望和指挥的岗楼,以后逐渐成为文人墨客登临游憩、吟诗作画的胜地。关于黄鹤楼名字的由来还有一个典故呢。古时候,一位姓辛的寡妇在黄鹄山头卖酒度日,一个得到她照料的仙道用橘皮在她的店墙上画了一只仙鹤,她靠这只能歌善舞的仙鹤招徕顾客,一下子发了财。后来仙道再来此店,见辛寡妇越发贪心,便唤走黄鹤,乘鹤归去。辛寡妇醒悟过来,决心痛改前非,便用全部积蓄修了一座高楼,取名黄鹤楼。早在南北朝时期,就有许多文人墨客到这里吟诗作赋,讴歌黄鹤楼的壮丽景观。诗词…  相似文献   
8.
苏教版第十册19课《月光启蒙》是一篇洋溢着浓郁亲情的散文,作者深情地回忆了童年时代在农家小院里,在夏夜月光陪伴下,听母亲唱民歌童谣、讲故事、猜谜语的美好往事,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怀念之情。教学时,我着重注意了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天安门广场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广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之一。它北起天安门城墙,南到正阳门城楼,长880米,东西宽约500米,占地面积44万平方米,可容纳百万人集会。  相似文献   
10.
正低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模仿能力较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加强学生朗读、背诵的指导,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增加积累,指导学生用词造句、仿照句式说话,发展学生的语言。一、指导朗读,增加语感积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充分体现了阅读教学中自主涵泳、读中感悟的重要性。语感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