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文化教育学家普朗格曾经说过:“教育的最终日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语文课采用多媒体教学能较好地唤醒学生对学习创造的乐趣,使学生主动地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与课堂融为一体,结合实际生活,用活书本知识,构建他们心目中真实、美好的生活空间,从而获得创造的乐趣。现在学生使用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是按照国家课程标准,  相似文献   
2.
沈伟强 《现代语文》2006,(11):69-69
“情境教学”是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应运而生的一种现代教学方法。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认为,“情境教学”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和学生无意识的心理特征,通过图片、音乐、文学语言等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再现教材情景、背景或环境,从而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反应,给学生以强烈的真实感,以更好地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即情景、背景或环境)。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以现代教学手段为媒介,积极开展“情境教学”使学…  相似文献   
3.
沈伟强 《现代语文》2014,(11):121-122
在我们当前的语文教学中,也曾经为了应付考试而陷入误区:重视课文内容的理解、分析,忽略了背诵;重视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培养,忽视了知识的积累方面。可幸的是,在新的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了语文教学"要重视背诵,背诵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4.
根据物理模型的特点、高中生的思维发展阶段特征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内容,教师应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物理模型的教育功能,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5.
沈伟强 《现代语文》2009,(9):122-122
学生的情感是作文的内在动力,而作文又是其情感的记录。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内在心理状态如何,情绪高昂,则效果倍增:情绪低落,则效果微小。只有靠学生内在情感动力,才能推动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因此,抓住这一切入点,将心理健康教育向学生的日常生活渗透,与作文教学相结合,把对整体学生的心理教育与个别学生的心理教育相结合,把作文训练的触角伸到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相似文献   
6.
物理图像能形象直观地表示出一系列数据之间的关系及物理量之间的变化规律,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实验图像是处理实验数据的重要方法,在物理实验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果己知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是一次函数,则它们的图像是一条直线.根据实验数据可较高精度地描绘出直线,由图像可得到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再根据己知的关系式可进而求得相关的一些物理量.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而批判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将问题教学和批判思维结合起来,研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通过精心设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多向交流中进行思维交锋及消解权威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突飞猛进,传统教学媒体被现代教学媒体所代替,教学上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机会不断增多,美妙的音乐、精美的图片伴随着知识一起走向教师的课堂,使得教师教育教学的艺术性在逐渐提升,更能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主动性,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具体运用上却出现了一些偏差,本文从三个方面谈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正确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避免出现这些偏差,从而影响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初中历史实验教科书中有大量的知识点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而识记这些知识点恰恰是初中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感到非常头疼的事情。如何使学生很容易地掌握这些知识点,要求我们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对历史实验教科书中的知识点进行"优化",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在教学中如何对历史实验教科书中的知识点进行优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而批判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将问题教学和批判思维结合起来,研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通过精心设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多向交流中进行思维交锋及消解权威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