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习近平总书记出访期间为增进国家间交流进行了多次演讲,每次演讲都很有针对性,找到了国家间交往的契合点,因此引起了所在国家乃至世界的赞誉。美国公关周刊网站刊文称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国"伟大沟通者"。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总能在短短的演讲里展现出个人的巨大魅力和中国的巨大吸引力,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演讲通篇贯穿了立足国家间交往的最大公约数的外宣理念。这一理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当我们努力解析中国共产党取得成功的原因、揭示一个个谜底之后,你可能会说,那些成功已经成为过去。面临着城市化、信息化浪潮,面临着后金融危机时代即将席卷全球的经济、贸易、金融结构调整和转型,中国共产党将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解决与持续高速发展同时产生的诸多问题?还能够像过去30年那样应对裕如,获得成功吗?  相似文献   
3.
正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智大勇,善于担当,全面加强了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大刀阔斧推进全面改革、下大力气全面依法治国,中国各项事业成绩斐然。在2017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九大上,明确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将其确立为党要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最新  相似文献   
4.
自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并明确界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来,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问题,成为学界讨论的热点.研究者对此各抒己见,主要观点有"非包含"说、"包含"说、"继承发展"说、"多重关系"说等.  相似文献   
5.
试论中共历史学上"两个发展趋向"观点的由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历史学史上的"两个发展趋向"观点最先由胡乔木提出,明确表达出来是在胡绳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胡绳认为此观点提供了贯穿社会主义时期历史的一种看法.龚育之的贡献则在于运用此观点对中共特定历史阶段进行了深入描述.该观点在党史学界颇有影响,对它的评价也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6.
沈传亮 《天中学刊》2004,19(3):56-58
邓小平“三个面向”的思想,不仅对教育有巨大的指导意义,而且可以应用到党的建设领域,指导党的建设。我们党的建设也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相似文献   
7.
国史分期问题一直是学界比较关注的话题。研究者对国史分期也是言人人殊,至今未成定论。但很少学者对国史分期的标准问题加以思考。这是导致分期标准不一样的原因所在。国史分期标准的选择关系到分期的不同。可以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作为分期的标准。但学界比较倾向把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为标准划分国史。国史分期还要处理好党史分期与国史分期的关系、国史前后三十年的关系、中共领袖在分期时的作用、人代会和党代会在分期中的地位,等等。  相似文献   
8.
在30多年的对外开放历程中,中国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性转折。在这个曲折起伏的进程中,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历史演进:第一阶段是实施"引进来"为主战略的阶段(1978—1996),第二阶段是以"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战略实施阶段(1997—2006),第三阶段是实施互利共赢对外开放战略阶段(2007年至今)。这三个阶段的战略并不是前后替代的关系,而是步步推进、逐步深化的关系。对外开放战略的递进式演进符合中国对外开放的实际变化,因应了世界发展大势和中国国家治理转型的实际,推动了中国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也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9.
五四时期国民党人与马克思主义传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五四时期的国民党人以《觉悟》、《星期评论》、《建设》等报刊为舆论阵地,对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广泛宣传,在某些方面的研究也较深刻。虽然有其片面之处,但客观上大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国民革命的领导权及其失败原因、1 949—1 956年中国社会的性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评价、“一边倒”外交方针、陈独秀与张闻天研究、毛泽东与民粹主义 7个热点问题研究状况的简要介绍 ,展示了 2 0年来中共党史研究的发展趋势、重要成果 ,并提出深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