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沈佳文 《考试周刊》2015,(13):31-32
艺术歌曲是一种西方的声乐体裁。上世纪二十年代,这种演唱形式传入中国。此后,在中国出现了古诗词艺术歌曲这一独特的声乐作品形式。艺术歌曲演唱的基本方式是美声唱法。欧洲各国的歌唱家在演唱艺术歌曲时,都会在美声唱法的基础上融入本国的民族演唱审美习惯,形成各具特色的演唱风格。中国艺术歌曲的演唱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本文以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国传统戏曲演唱等艺术形式的借鉴参照,结合对前辈声乐艺术家的演唱实践的分析,探讨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中润腔处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
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创作一条人文经济的发展道路,把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相结合,可为当地实现文化和经济效益。 “绍兴·古越风情”大型旅游歌舞晚会在绍兴的旅游业发展中可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沈佳文 《考试周刊》2009,(48):225-226
本文以绍兴文理学院音乐学院团总支开展的创新实践活动“爱的教育”为例,论述了在大学生中开展“爱的教育”的意义和方法.指出了以“爱的教育”为抓手是共青团着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沈佳文 《考试周刊》2013,(26):21-22
越剧音乐源自江南小曲,在演唱上细腻、委婉、充满阴柔美。演员在演唱时更多地注意旋律及其润腔方式、吐字的技术和字情的表达、韵味的浓淡,在演唱的发声方面则注意得比较少。这一现象导致的最终后果是,越剧演员的演唱能力日趋下降,因演唱方法不正确等因素引发声带小结等嗓音疾病的演员增多。实践证明,只有掌握科学正确高效的发声方法和演唱技术,才能为塑造形形色色的戏曲人物形象打下良好的基础。作者结合越剧声乐教学经验总结了在演唱教学中新的思路与新建议。  相似文献   
5.
沈佳文 《考试周刊》2012,(64):156-157
音乐表演专业是专业音乐院校的传统学科.一直以为社会培养高级音乐表演人才为目标。而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表演专业是在“音乐教育”专业的基础之上开设的专业,在培养目标、学生的专业条件、就业方向等方面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我国具有丰富的地方戏曲资源,地方高师音乐表演专业开设地方戏曲课程,不但可以突出该高校的音乐办学特色,而且可以对地方戏曲的保护和传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更可以实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无缝对接。本文针对本土戏曲如何纳入地方高师音乐表演课程体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