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量词"位"的泛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量词"位"使用范围迅速扩大,连一些著名语言学家也常自称以"位",这便引起学者纷纷批评.本文从历时、共时两个角度考察量词"位"的产生和发展,证明它目前用于自称也好,用称"丑类"也好,都是词的泛用,而不是词的误用.词的泛用是社会发展与人之思想观念变化的必然产物,是词义扩大的主要动因.纵观语言发展的历史,可知没有词的泛用,就没有词义的扩大,也就没有语言的发展.因此,对于词的泛用,明智的做法只能是发现变异,查明原因,承认现实,因势利导,而不能只是一味采取规定主义的批评.在此基础上,文章认为,为了汉语规范化工作的有效开展,为了语言的健康发展,为了人们言语交际的顺利进行,过去近半个世纪里的那种以传统语法思想为指导的汉语规范化工作模式、那种愿望虽美好而出手多失慎的所谓"匡谬正俗"活动,应该彻底检讨一下.  相似文献   
2.
《汉语大字典》(第2版)对双音词的解释仍不乏可商榷者。本文抽样考察该书误释双音词的情况,希望与其编纂者及使用者做个交流。  相似文献   
3.
沈怀兴 《现代语文》2010,(5):155-157
<正>黄树先教授致力于汉藏语研究,而以文章名世。与同行学者比,其不少文章似在"雕虫",多实证。凡喜读其文者,多因其论从史出。中国传统语文学素重实用。然而重实用则有时难免望文生训,结果越是难通之处越多歧解,所以古书中语词歧解者颇多。黄树先教授的文章发奥赜而辨疑议,解决了不少聚讼纷纭的问题,很值得读。  相似文献   
4.
长期阅读现代汉语语言研究的著作,渐渐产生了这样一点看法: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发展而来的,我们研究现代汉语的人也应当有点历史观点,应当知点古。正要谈谈这点想法,恰好有人拿来一本杂志,给我看里面的一篇文章——《关于语法问题的研讨》,于是我就借此把这点想法写出来,请同志们批评。  相似文献   
5.
古文翻译标准的再思考沈怀兴为了满足广大读者批判地继承中国古代文化遗产、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之需要,出版社要出一些古文译著;为了把古文教学落到实处,大、中学校的老师经常让学生用现代汉语把古文译成现代文。然而,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情形,即同一部译稿,甲出版社...  相似文献   
6.
从“被”一特殊用例说到汉语规范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被”一特殊用例说到汉语规范化沈怀兴《中国青年报》1993年11月9日第5版转载了10月31日上海《文汇报》上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在北京被吵架》,是德籍华人龙应台女士写的。按一般语法著作和高等院校使用的文科教材《现代汉语》(如黄伯荣等主编的《现代汉...  相似文献   
7.
生造词,是语言运用中通过拼凑词语而成的表义不明、不为人们所理解的“词”。生造词的出现,直接妨碍着人们的思想交流,所以也颇为人们所反对。不过,在这以前人们总以为生造词完全是个别语言运用者“有意与读者过不去”而造出来的,因而批评起来往往不够冷静,以一种主观压抑另一种“主观”,所以尽管批评者愿望是好的,但收效却不大。其实,事情并非如此简单,生造词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只有全面探讨其产生的原因,才能启发语言运用者尽可能地避免生造词;只有真正弄清生造词产生的诸多原因,才能使批评者把握住批评分寸,提出中肯的批评意见,收到较好的批评效果,实现维护祖国语言纯洁和健康的目的。为此,笔者谨就生造词产生的原因问题试加探讨,以就正于读者。  相似文献   
8.
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会长曾祥芹教授亲自组织汉文快读研究名家,与甘其勋一道主编了《快读指导举隅》(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快读》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着眼阅读的深度、广度和速度,形成“精读、略读、快读”三分天下而又辩证统一新理论的建构,不仅为促进汉文快读实践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为汉文阅读学的发展开创了新的局面。书中指出,集中注意力是快速阅读的前提,快速记忆是快速阅读的必要条件,快速想像力是快速阅读的翅膀,快速思维力是实现快速阅读的关键,争先欲和自信心是实现快速阅读的原动力。这些智力和…  相似文献   
9.
《现代汉语》教法补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学界同行为了消除学生对《现代汉语》的这情绪,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不少探索,发表了一些衬论《现代汉语》教法改革的章。本介绍了近年我们在《现代汉语》教学中常用的两种方法,算作补遗。  相似文献   
10.
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初审通过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现行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第17课<端午的鸡蛋>中说:"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句中"与有荣焉"是引用古人常语,教材脚注中释日"因而也感到荣幸".这个注释中的"因而""也""感到""荣幸"四个词都是怎么来的?它们是无法与被解释语"与有荣焉"对号入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