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科生与IT     
沈恺 《现代教学》2002,(6):16-17
未谈问题,先发议论。自打西学东渐,成为主流,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文科生”就颇带有几分嘲讽的意味。钱钟书的《围城》说:“因为在大学里,理科学生瞧不起文科学生……”,反映的是20世纪30~40年时期的风气。转眼数十载,除了在80年代初那个人们“特想把某些理论问题搞搞清楚”的年代以外,市民社会永远保持者“讲究实惠”的传统。单纯分为文科、理科其实不怎么对头,哲学和数学属于可以不实证的学科,接下来文学、历史、物理、化  相似文献   
2.
通过比较湖州地区小高层、高层低压母线槽与分支电缆的比较,认为它们在高层配电系统中的应用各有优缺.除大负荷要求外,分支电缆因实用性、经济性,更具有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2001年11月18日,第26届ACH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ACH/ICPC)亚洲区预赛在上海大学新校区举行,记者有幸全程跟踪了一天内大赛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4.
5.
通过对农村低压电网改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在设计、制造和使用非线性负载时,采取有力的抑制谐波的措施,对改善供电质量和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7.
中国的大学是各种“民谣”诞生的地方,当然那里面也少不了对于大学本身的“自嘲”,大约从90年代初开始,我们就一届届地听见“师兄师姐”们这样唱道:“最好的出了国,一般的招了工,最差的读了研。”当然,那些“民谣”明白无误地显示着“夸张”和部分的“性别歧视”,比如那著名的“流言”——“外地女生毕了业,找不到工作,读了研,读完研更找不到工作,读了博,30岁了,没人要。”但静下心回想,就不难看出在那个“改革大潮”冲击的“光辉岁月”里,曾经洁白的“象牙塔”也禁不住一阵阵地“骚动”和“回潮”。  相似文献   
8.
经卫宁,22岁,星期一~星期五早晨8:00~下午4:00的主要身份是上海大学电子材料系在读本科生,三年级。衣着休闲,为人随和,在上大茫茫的园区里,在一排接着一排的的寝室楼里,这样的身影绝对不会引起你丝毫的注意。在一周的其他128个小时里,除去休息,经卫宁的身份就变成了“经氏制作室”的“老板”(也是主要的“伙计”),西装革履、生意谈判,同样是游刃有余。现在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位颇为成功的“大学生IT创业者”。  相似文献   
9.
自打有了电脑,特别是有了网络,那些IT人(又是被嘲笑为it)的生活就完全变了一个样。如果你也自诩为一个E时代的新新IT人,那么,就“武装到牙齿”——带上手机、揣上PDA.拎着数码相机,夹上笔记本,好好盘算一下,该怎么过这个IT新年呢?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三维技术优势进行配电线路设计,设计过程符合一般设计思维习惯,设计成果更形象直观,可大大提升设计效率,实现全方位互动式观察,模拟安装拆解全过程,提供丰富的辅助分析功能,便于设计成果的交流培训和设计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