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以往科学家和科学哲学家关于科学问题的界定及其分类不能很好地与实际的科学探究活动中关于科学问题的认知完全匹配。本文从新的角度(三个世界的视角)对科学问题进行重新界定,并以此定义为基础对科学问题类型进行了新的划分;根据科学问题新的分类标准,重点探讨了紧致性科学问题和扩张性科学问题生成的逻辑机制。同时从逻辑学角度而非心理学角度为科学问题的生成和演化规律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
科学理论的评价和科学问题的评价是科学哲学家视域中的两个不同但又不可割裂的研究领域。自逻辑实证主义以来,科学哲学家们已对前者做了深入系统地探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对于后者的研究还远远不足。本文致力于科学问题进步性标准之探讨,并得出下列结论:第一,从科学研究者的背景知识距认知对象之间的亲缘性的远近角度,三分认知世界,并以此界定了科学问题的概念。该定义具有不同于以往的科学问题概念的新特质。第二,从系统论的角度,提出"科学理论起源于科学问题,科学问题依赖于科学理论"的论断,并得出科学理论与科学问题之间是相互引导和互为生成,共同筑构成科学发展的图景。第三,重点讨论了科学问题进步的三个标准:科学问题的前比较标准、后比较标准和当下比较标准,并得出科学问题当下标准中的矩标准和秩标准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3.
根据运河文化基因和基因谱系,笔者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将运河的各种文化纳入有序的文化谱系之中,厘清了各种运河文化与运河的亲缘关系,同时也给出了运河文化与非运河文化之间的划界;第二,根据运河文化基因谱系的生成逻辑,提出了运河文化的三种基本保护措施:运河文化基因保育、运河文化基因植入和运河文化基因嫁接,从而使运河文化的不断“繁殖”而丰富和发展运河文化,以文化的再生促进运河文化的保育。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澄清了归纳法中‘归纳’一词的含义基础上,从逻辑特质的视角而非哲学理念的角度将Mill‘五法’与Cohen的‘相关变量法’统一起来,用现代归纳逻辑对‘五法’进行新的解读,在面对Mill‘五法’遭到一片质疑声中,试图为该‘五法’合理性作辩护,从而为Mill‘五法’注入现代活力。  相似文献   
5.
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由感性的具体上升到理性的抽象,再从理性的抽象到理性的具体的再现,即马克思所说的两条道路。如果认识事物仅仅停留在第一阶段,则会导致对事物认识的不深刻,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从而也就不能进行创造性的活动,例如中国古代数学的传统尽管表现出鲜明的社会性和实用性,但缺乏对认识事物的进一步抽象,因而不能达到对于认识对象的本质的把握;同样如果仅仅强调第二阶段,而忽略感性的基础,则认识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古希腊的数学传统正印证了这点。近代数学尤其自数学分析的出现以来,之所以枝繁叶茂究其因正是遵循了马克思的认识论,即两条道路的完美结合。从——数学发展的历史进程所印证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人类正确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