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面对即将到来的21世纪,面临着新的技术革命的挑战,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经济的竞争最终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依赖于教育.80年代初期,教育改革又一次成为世界性的潮流.在1981年召开的第38届国际教育大会上,提出“中小学要为培养全面发展或平衡发展的人才打基础,以适应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形势.”1982年,中国共产党的十二大把教育和科学技术列为经济发展的三大战略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2.
国共两党相互间的关系与中国统一大业息息相关.历史上,国共两度合作,大大促进了中国走向统一;但同时又两度分裂,给中国统一大业带来负面影响.但现代的中国统一,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不论是国共合作或是分裂,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定不移地领导中国人民向着实现中国完全统一的目标前进.  相似文献   
3.
历史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贡献吕型伟(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历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它包含了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历史教育对一个人的形成,对一个民族、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样,对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而向未来”,这是我们编写教材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作为发达地区版的初中世界史教材,其内容是讲述世界历史的发展与变化,教育对象是跨世纪的现代化建设人才,使用地区又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因而它需着力在面向现代化方面。本教材在编写体例、内容结构、材料选择以及插图文字等方面均具有自己的特色。现将本教材编写的基本思路与特色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确立对全国的统治算起,到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为止,历时二千一百多年,西欧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则是在封建社会末期才确立起来的.以英国为例,从1485年都铎王朝建立到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封建专制制度只存在了一百五十年;就法国而论,路易十一(1461—1483)统治始到1789年资产阶级革命止,也只存在了三百年左右.中西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存在的时间如此悬殊,为什么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产生比西欧早得  相似文献   
6.
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制定的《九年义务制教育课程改革试行方案》(草案),《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试行方案》(草案)对中小学的历史课程提出了一些设想。其一,九年义务制教育在3—5年级开设社会学科,综合史地常识和思想品德的教育,在6—9年级开设历史课或者综合性的社会学课。前者课时数为202课时,后者为300节。其二,在高一开设每周三节(课时数108节)的历史课,作为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前景化理论和叶子南运用前景化理论对翻译研究进行分析的方法,对毛姆短篇小说《食忘忧果之人》中前景化语言的翻译策略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有些英语中的前景化在直译的情况下,在汉语中前景化的效果会消失,我们可以通过翻译转换的方式进行弥补。  相似文献   
8.
海门中等专业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是培养一批具有扎实技能的实践性人才,其中英语是学生必备的一项重要技能。笔者作为海门中等专业学校的一名英语教师,深刻认识到英语教学对就业的重要意义。因此,为了使学生毕业后能更好地符合社会需要,中职英语教育教学必须加快教学改革,由传统教学向就业导向教学转变,有效提高中职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历史人物、事件的出现,都是具体的,特定时代的产物。人类历史上每一项伟大而又似是偶然的创举,都有其必然的文化背景。哥伦布生活在15、16世纪之交,是我们称之为文艺复兴的伟大时代。在这个时代,无论在文学、艺术,还是政治、哲学思想方面都鲜明地反映出新的时代精神。主要是:重视现世生活,追求物质幸福,反对禁欲主义;重视人的价值,要求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及创造力;反对消极退缩,提倡积极冒  相似文献   
10.
一、求真、垂训历史学与历史教育的社会价值是什么?郭圣铭(华东师大历史系教授)指出:历史是人类社会实践的记录。写历史是继往开来的工作。写历史有二项特别要注意,其一是求真的精神。绝大部分的历史知识均系来自间接经验,需要我们以正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