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与京、沪、粤相比,当代浙江语教学的发展改革显得较为平稳,既没有号令一出而风云变色的举措,也没有振臂一呼而群雄响应的旗手。然而,二十多年来,浙江的语教学始终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一大批语教师开始在课堂教学与教育科研领域崭露头角,他们相互学习、相互接纳,在普适性的教学风格下,在理解、尊重、宽容的人精神下,求同存异,在教学个性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取得了整体性的突破与发展,并在事实上形成了效果显、特征鲜明的“浙派语”。当代浙派语呈现以浙江精神为核心,以设计论、创新论、语感论、体验论、发展论为理论基础的五大教学主体特征,即“求实”、“造新”、“用情”、“施艺”、“唯效”。[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3.
与京、沪、粤相比,当代浙江语文教学的发展改革显得较为平稳,既没有号令一出而风云变色的举措,也没有振臂一呼而群雄响应的旗手。然而,二十多年来,浙江的语文教学始终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一大批语文教师开  相似文献   
4.
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至今少见成熟的成果,更不要说突破性的成果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各项目标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切性程度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在实施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有哪些可以开发的课程资源,又由谁来开发,以及怎样开发,都是迫切需要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语文新课程改革中,语文课堂摆脱了长期封闭、单一的传统解读,一度呈现出开放、多元化的生动局面。但随着多元解读的深入开展,出现了不少矫枉过正、视阅读底线于不顾的现象。欲使“多元解读”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还必须从知识底线、道德底线、情感底线、方法底线这四大底线入手,在尊重知识,讲究方法,注重世界现、人生现、价值现等养成的基础上实现“多元解读”的“多元有界”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