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6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爱国主义的教育学考察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沈曙虹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小学德育的核心。要使这项教育卓有成效,对教育者来说,除了需投注满腔热忱之外,还必须具有理论上的充分准备。而这里首先需要明确的问题是,究竟什么是爱国主义?它有哪些基本属性?其内涵与属性对我们...  相似文献   
2.
学校文化战略策划的内容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秀的学校文化可以通过策划而形成。以策划为手段来建设学校文化,并非策划学校文化本身,而只能是策划学校的文化战略。作为策划内容的学校文化战略,其主体是办学理念、办学行为和办学环境,三者构成一体两翼的完整系统。其中,办学理念策划是基于学校优秀的精神传统,以当代学校文化战略策划中全新的办学理念架构为参照,完善办学的价值观体系;办学行为策划是在总结过去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借鉴新型的学校文化战略策划思路,努力对办学行为进行战略规划、系统整合、个性强化和规范运作;办学环境的推新应以充分传达学校的教育理念、教育成就和师生的精神风貌为主旨。  相似文献   
3.
围绕初中学校自我发展力问题,对南京市80位初中校长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调研结果显示,从校长的视角观察,学校自我发展力呈现出动力充足、能力较弱、潜力巨大、活力尚缺的局面。建议从运用整体发展规划盘活学校资源、加强课程领导提升课程品质、以科研和知识管理培育研究型教师、打造学习型团队以及提升校长自身领导力等几个方面,提升初中学校自我发展力。  相似文献   
4.
文化力: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校文化是有力量的,但“力”是有能量大小区别的。事实告诉我们,并不是所有的学校文化建设都必然会产生预期的、理想的“力量”。学校文化与学校文化力并非同等概念。学校文化是指学校主体成员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及其行为方式。而学校文化力则是学校文化所产生的“能量”,是学校文化元素对学校及其成员的发展的作用力和对社会公众的影响程度,是基于学校文化的一种特定的、个性化的综合实力。相对于学校文化来说,学校文化力更具有动态性,它往往通过对学校文化战略的策划、执行、管理、调控、传播等行为而体现。强大的学校文化力,…  相似文献   
5.
教育自觉是指对自身教育传统、教育特色的理性认识,是对教育发展规律和趋势的准确把握,也是对当今世界教育特征的深刻理解,并在此基础上经过自主适应、综合创新,进而取得对未来发展选择的自主地位。教育自觉可引领我们不断审视教育的规定性.不断审视教育传统和教育环境,以此提升教育的本体价值,为未来教育发展确定新的动力、新的起点和新的定位。  相似文献   
6.
办学行为是指对学校各种资源进行有效运用而形成的圆满完成教育任务、成功实现学校战略、充分体现学校组织程度与社会效益的所有机制、策略、途径、程序、方法等的总和。从类型角度划分,它体现为工具和运行两个大类和制度、策略、操作三个维度:从层次角度划分,它体现为理念、制度、策略、流程四个层次。  相似文献   
7.
围绕初中学校自我发展力问题,对南京市80位初中校长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调研结果显示,从校长的视角观察,学校自我发展力呈现出动力充足、能力较弱、潜力巨大、活力尚缺的局面。建议从运用整体发展规划盘活学校资源、加强课程领导提升课程品质、以科研和知识管理培育研究型教师、打造学习型团队以及提升校长自身领导力等几个方面,提升初中学校自我发展力。  相似文献   
8.
学校文化战略策划是指学校基于自身文化传统、现实形态和愿景展望,对学校全局的、长远的文化建设所作出的符合自身规律的预制和规划.它以提升学校文化力为根本指向,以学校文化力的内容结构(精神力、执行力、形象力)为具体指向,以表现这些文化力的办学理念、办学行为、办学环境为中介,以对这三大领域的策划为工作范畴.由于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内涵发展、优质发展、特色发展的基础与根本,因而学校文化战略策划理应成为学校宏观管理和战略规划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9.
10.
进入二十一世纪来,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了教师和家长的高度关注。南京市在长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在吸取各个心理学流派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体系,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心理健康教育的宗旨、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域和空间、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内容及实施途径等。为南京市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