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走向意识谬误的深渊--《野草在歌唱》心理层面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野草在歌唱>讲述的是女主人公玛丽的悲剧故事.造成玛丽悲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人公的意识谬误是一个重要因由.蒙昧的主体意识及自卑情结,萎缩的性意识和扭曲的种族意识将主人公一步步推向了难以自拔的深渊.  相似文献   
2.
尤金·奥尼尔(Eugene O'Neill)是美国最杰出的现代剧作家,他率先开创了美国现代戏剧,从此,美国戏剧迅速发展成为美国文学中与小说和诗歌鼎立的文学形式。榆树下的欲望(1924),是奥尼尔早期的杰作他以19世纪新英格兰的农村为肯景,讲述了一个乱伦的故事,表现出在金钱至上的社会中被扭曲了的人性和变态心理。在剧本中,老农伊弗雷姆·卡伯特是个深受清教主义影响而视自己的田地高于人类情感的人,为了使自己的土地有继承人,他娶了城市女人阿比·普特南,但阿比爱上了老卡伯特的儿子伊本,于是在这个繁荣的农场上,象征大自然的富饶和神秘的榆树,对这一对情人发展中的命运沉思着,他们开始时有利害冲突,但又不可抗拒地互相吸引着,爱情终于在这场冲突中占了上风,年纪轻轻的阿比嫁给老农,原本是为了贪图他的农场,可后来她那受压抑的情欲,变成了不顾后果的热情,在继母的频频挑逗和恋母情结的影响下,出于对父亲的报复,伊本接受了继母的爱并与她生了孩子,但伊本又怀疑阿比勾引他是为了继承遗产,便与她反目成仇,阿比为了表示爱,杀死了婴儿,她和伊本也重归于好但他们的爱情却通向了自我毁灭在剧的结尾,阿比和伊本双双被警察带走,只剩下老卡伯特厮守他那被整治好了的农场以下节选自戏剧的第3 幕第3场,阿比为了表示自己对伊本全心的爱,也为了留住伊本对自己的爱,残忍而疯狂地杀死了自己的婴儿。  相似文献   
3.
语言输入对于二语习得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当二语学习者获得有意义而充分的语言输入时,二语习得才有可能产生。英语专业本科学生在综合英语课堂上所接受的输入还不够充分不够优化,据此,本文提出增加输入材料的可理解性,趣味性,互动性以及增大语言输入量等策略,从而优化语言输入,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灵敏的感觉。语感培养是提高语言学习质量的有效方法。英汉语言的语感理论是有差异的。英语语感理论与汉语语感理论不同,有其特殊的层次界定和阶段性表述,英语语感的上位形态为语言意识,其本质是语言思维活动,因此,英语语感培养强调建构英语语言概念系统,使语感的积累由量变产生质变,形成具备语言思维能力的语言意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