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离开了生活,写作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针对学生作文言之无物,动辙古人的现状。本文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把时下最流行的微博这样一种文字呈现方式引进作文教学的课堂,为作文寻找源头活水,极大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求,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养成思考的习惯,为我们的作文教学提供了又一个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2.
小组合作学习是将班级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成学习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参与的任务式学习活动。这一教学方式能够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的意识,提高学习效果,符合新课程的理念。然而在高一高二的教学中我们还常常能见到这一学习方式的身影,到了高三,由于学习时间宝贵,老师担心学生自己去摸索去尝试会浪费时间,于是很多时候在课堂上选择一讲到底的方  相似文献   
3.
本文作者在班级管理中开展了“感动班级十小人物的评选”这样一个特色文化建设项目,通过评选、表彰班级中最乐意关爱他人、关心集体的学生,引导学生学会关爱,学会付出,营造一种温暖和谐的班级氛围.在班级中树立一种正确的舆论导向,以激励更多的同学学会关心他人,为集体付出,创建温暖和谐的班级集体,让每一个班级成员在这个大家庭中愉快地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4.
高三的语文教学非常枯燥、沉闷。因为根据课程设计,高三语文没有新的教材,新的学习内容,一整年都是高考复习。学生的语文学习是以应试为目的的,而且由于教学时间宝贵,教师常选择一讲到底或者讲练结合的方式。老师不停地讲,学生不停地做。面对这种单一的学习方式,学生感受到的是疲惫和无趣,体会不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和热情,导致大脑缺氧,思维短路,反应迟钝;课堂气氛沉闷,缺乏活力;写作无病呻吟,缺乏生活气息和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