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07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广大教师已看到了传统作业样式的诸多弊端,提出了开放性、实践性、鼓励合作等适应学生发展的作  相似文献   
2.
一篇好的文章,往往要经过字斟句酌的反复修改。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的运用;贾岛的“僧敲月下门”中“敲”字的商榷,在我国文学史上流下了千古佳话。在我们小学教材中,许多课文都经过反复修改,从而在遣词上更准确,在表意上更深刻,在传情上更强烈。现将五年制教材《麻雀》一文与修改后的六年制教材相比较,谈谈我们的一些认识。一、遣词更精确五年制:“……,好像闻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六年制:“……,好像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闻”是一般动物所具有的特征,带有被动性。而将“闻”改成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广大教师已看到了传统作业样式的诸多弊端,提出了开放性、实践性、鼓励合作等适应学生发展的作业新理念。事实上,传统的作业样式在今天仍然有它存在的理由和价值,不要简单的否定,要对它加以改进,不使之异化为单纯的服从于考试的工具,而使之服务于《数学课程标准》所体现的关注学生发展这一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