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以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 提升大学生工程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工科大学生工程素质培养的现状。通过教学实践案例论述了科技创新活动对工科大学生工程素质培养的作用,提出基于工程素质培养的工科大学生创新活动开展方案。  相似文献   
2.
开展机器人教育 培养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器人教育是学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综合平台,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切入点,也是学校创新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笔者结合多年学习、研究机器人以及从事机器人教学的实践经验,探索了我国高等院校开展机器人教育活动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并介绍了安徽理工大学机器人教育的具体实践和效果。  相似文献   
3.
周彦  沈豫浙 《文教资料》2008,(31):141-143
大学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放眼当前大学校园,很多大学生心浮气躁,有着强烈的趋利倾向,人生目标和价值观发生了扭曲.本文通过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提出大学教育应把握正确的宗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全面提高高校教师的素质,并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从而提升教育的感召力和教化力.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高等院校工程教育中校企合作进行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借鉴CDIO教育理念,结合安徽理工大学实施机械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实践提出了联手中小企业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构建多体联合实践教学平台的培养模式,以期为同类专业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机械专业卓越工程师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企联合培养是卓越工程师计划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平台,通过对当前机械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现状进行分析,明确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原则,探讨通过构建学习并进的理论和实践培养体系与完善高校与企业联合教学的新机制,形成良性长效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提高机械专业工程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6.
"卓越工程师计划"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校企合作是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的重要途径和有效载体,对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安徽理工大学机械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实施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其中的几个关键环节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以期为同类专业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大学生在面对危机时的心理预期和应对能力都不容乐观,高校对危机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这主要是由于大学生危机教育的内涵没有得到明确的界定,缺乏科学系统的危机教育机制.文章尝试对大学生危机教育的内涵进行界定,并对危机教育的实施途径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现代企业对机械类工程人才的要求,结合安徽理工大学机械类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改革实践,提出了符合现代企业要求的机械类工程人才培养的目标、模式及其创新改革的思路。构建了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提出以课外科技活动和产学研项目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