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教育   31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5 毫秒
1.
北宋大文豪苏轼(1037—1101)不仅诗文辞赋的成就很高,而且以书法绘画著称于世。相传明代有位老先生藏有苏东坡亲笔画的《百鸟归巢图》,他想给这幅名人真迹配上一首绝妙的好诗,便请当时一位名气很高的诗人伦文叙担此重任。这一天,伦文叙仔细看过了图,沉思良久,然后挥毫做  相似文献   
2.
内容是作文的骨架,语言则是作文的外衣,文章的血肉。文章是否有光彩、有魅力,很大程度上要看语言。我们写文章,不仅要让语言简洁通顺流畅,也应当让它含蓄生动一点,这样的语言才会令人回味无穷。写作中,我们应该怎样激活语言呢?一、造幽默,寓庄于谐文章最忌板着脸孔说话。鲁迅的文章之所以犀利而有力度.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寓庄于谐,文句幽默。如果我们在写作中也能带点  相似文献   
3.
美术借助线条、色彩等反映生活,而文学则借助语言文字再现生活,两者在内容和形式方面都有许多相通之处。我们在写作中经常要用到一些美术技法。常用的一些美术技法有:  相似文献   
4.
歌剧《白毛女》已看过多年了,杨白劳除夕夜为喜儿扎红头绳的细节,却长时间留在我们的记忆中,只要一提到喜儿,我们就会想到那条红头绳,这就是细节描写特有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5.
修改出佳作     
著名唐代诗人高适任浙西观察使时,一次路过杭州清风岭,正逢金秋,景色迷人。高适诗兴大发,在寺院墙壁上题诗云:"绝岭秋风已自凉,鹤翻松露湿衣裳。前村月落一江水,僧在翠微斜竹旁。"第二天他离寺远行,沿途观赏钱塘江的风光,发  相似文献   
6.
有这样一则故事:擅长写生的画家创作了一幅《马食草图》,有位农夫看后说:"这准是一匹瞎马。"画家分辩说:"它的眼睛是睁开的。"农夫笑着答道:"正因为它睁开眼睛,所以才是瞎马。不瞎的马吃草时是闭着眼睛的,因为它怕眼睛被草尖刺伤。"画家叹服。  相似文献   
7.
如何写景     
绵绵的春雨,亭亭的夏荷,南飞的秋雁,飘零的冬雪……大自然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绚丽多姿的画面。如何把大自然的美景描绘得神韵透彻,让你的文章充满诗情画意呢?下面向同学们介绍写景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文章的语言一般要求简洁、流畅,追求言简意赅。但是在有些特定的条件下,故意重复却会达到出色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9.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晚唐诗人杜牧的这首《清明》诗,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一幅淡雅的风俗画,一曲朴素的乡间谣。从古至今,无数人喜爱它,故而也流传着许多趣闻佳话。传说古代有一文人,欣赏赞叹之余,兴意盎然,不禁挥笔在《清明》诗原作上稍加“点断”,居然成了一出精巧古雅的“微型”小戏: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  相似文献   
10.
时间是记叙文的要素之一。它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来表示。同学们在写作中常用某年某月或早晨、傍晚等来交待时间,这未尝不可,但若次次这样套用,则有千篇一律之嫌,难使文章生动形象,富于变化。其实,写作中的时间交待,也可以说是一种“艺术”。在叙事过程中,我们如果能写好时间的变化,使表述时间的语句灵活多样、跳跃有致,就能做到段落衔接自然,适应文章内容表达的需要。写时间的变化,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方法。一、通过植物写时间。例如:《藤野先生》中,在点明春天这一节令时,用了“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这一文质兼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