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6 毫秒
1.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其海外政策同唐宋相比,更具有开放性。但元朝也曾出现过“禁商下海”的海禁,中国海禁自元朝开始,后被明清所继承和强化。海禁虽然对元朝海外贸易没有产生重大影响,但它表明封建统治者试图加强对海外贸易的控制。了解元朝海禁有助于全面理解元朝的海外贸易政策,并从中管窥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历史走向。  相似文献   
2.
北京政府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修改不平等条约的政府,在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史进程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历史意义.学界对北京政府修约外交的关注多集中在中前期,对其末期修约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因此,北京政府修约外交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相似文献   
3.
1926年,北洋政府进行了一场积极外交,即中比修约交涉。在这一修约过程中,北洋政府力求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利益,特别是对国际法的运用,尤为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4.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其海外政策同唐宋相比,更具有开放性。但元朝也曾出现过“禁商下海”的海禁,中国海禁自元朝开始,后被明清所继承和强化。海禁虽然对元朝海外贸易没有产生重大影响,但它表明封建统治者试图加强对海外贸易的控制。了解元朝海禁有助于全面理解元朝的海外贸易政策,并从中管窥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历史走向。  相似文献   
5.
6.
重庆大轰炸是日本侵华暴行的重要罪证之一,无论普罗大众还是战时领袖均深受其害。蒋介石作为重庆大轰炸的见证者、受害者、抗击者,在其日记中对此有着丰富而翔实的记载。在蒋介石笔下,重庆大轰炸是其直观感受最强烈的战争行为,蒋不断突破对战争的既有认知,又不时被民众的不屈精神所感动。蒋介石眼中的大轰炸不仅仅是一种战争行为,还夹杂着日军横暴、弱国无奈、空军不堪、人心动摇、大国压迫等多重意蕴。品读蒋介石日记有关重庆大轰炸的记载,我们可感受到战争的惨烈,也折服于中国民众悲壮的抗战精神;可感知因战时国家贫弱而不能有效保卫民众生命的无奈,更要倍加珍惜当下和平环境。  相似文献   
7.
元朝海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其海外政策同唐宋相比,更具有开放性。但元朝也曾出现过“禁商下海”的海禁,中国海禁自元朝开始,后被明清所继承和强化。海禁虽然对元朝海外贸易没有产生重大影响,但它表明封建统治试图加强对海外贸易的控制。了解元朝海禁有助于全面理解元朝的海外贸易政策,并从中管窥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历史走向。  相似文献   
8.
近代中比关系以比利时在华势力的消长可分为三个阶段:对华索权时期;在华势力膨胀时期;在华特权丧失时期。比利时在华获得的特权主要以经济权益为主兼及其它方面的特权,其获得特权的方式主要是依靠列强支持及条约中的片面最惠国条款,它没有单独的对华政策,其对华政策随其他列强转移而转移。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开设的目的是从历史维度出发,解决大学生对历史和人民为什么会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的认识问题,进而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整个课程要求教师提炼影响学生理解贯通的真问题,重塑教学体系,通过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充分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实现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终形成以“问题为引,以生为本,互动为法,认同为魂”为主要特色的“纲要”课教学创新模式,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新华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出版发行的党报,代表中国共产党的喉舌。每年九一八纪念日之际,该报在社论、本报启示等版块刊发大量九一八纪念主题的文章。之所以大幅报道,一方面因为九一八事变在抗日战争中占据重要地位;另一方面则因为《新华日报》自身的历史定位及报道需要。揆诸话语产出,与九一八纪念仪式筹备的预动员、文本撰写群体的主观情感以及素材的择取相联系。而“东北抗战”话语的内容建构,既涵括了斥责日军暴行和关注东北的普遍性要素,又包含了“抗战”“团结”等多重话语的交织,其言说归依于“抗战到底”和“收复一切失地”。《新华日报》以九一八纪念报道为中心的话语建构,其政治功能在于明确了东北在抗战中的战略地位、强化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凝聚了社会各界抗战力量以及保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是中国共产党在地缘和政党关系演变等诸多状况下关注东北的政治诉求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