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严复对五四启蒙思想的深刻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严复引进的进化论,构成了五四启蒙的理论前提;二,严复致力于西方自由观念的引进,而个性自由观念构成了五四启蒙的理论核心;三,严复拓展了科学的社会功能,促使中国近代科学观念的泛化,而这构成了五四启蒙的理论特征。  相似文献   
2.
理论工作者的神圣使命──评《在学习科学理论的道路上》洪峻峰宣传马克思主义,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这是每一位党的理论工作者的神圣使命。读了周勇胜教授的《在学习科学理论的道路上》(厦门大学出版社1997年2月出版),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的这种强烈的使命感。...  相似文献   
3.
20世纪20年代,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学人三次到泉州访古考察,并在泉州海外交通史研究、宗教古迹研究和民俗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影响深远。他们第一次对泉州的历史文化和民间风俗展开全面调查和系统研究,并把它纳入五四后期兴起的国学研究、民俗研究的视野,使之成为尚在生长中的中国现代学术关注和研究的对象,从而为“泉州学”的创建和发展奠定了科学的基础。而艾锷风和戴密微两位外籍学者的合作研究,则促使刚刚萌生的“泉州学”突破区域和国界的局限,逐渐成为一门国际性学问。  相似文献   
4.
龚乾义与叶长青是著名诗家陈衍在厦门大学国文系任教时的教学助手,也是清末民初影响最大的诗派同光体闽派中长期被埋没的重要诗人。龚乾义诗个性特色鲜明,不摹古人,用笔生涩,融合了同光体闽派、赣派、浙派等各派的特点,在同光体诗派的发展中具有独特意义。叶长青早年从陈衍游,其诗风格近于陈衍晚年诗风;抗战爆发后他弃学从政,其诗风格也遽然一变。他在诗词上的成就尚不能与龚乾义相比拟,但在学术上则是陈衍事业最重要的阐扬者。  相似文献   
5.
纪游诗六首     
洪峻峰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7,9(4):F0002-F0002,F0003
登山海关万顷烟波万叠山,风云起处峙雄关。长城一脉苍龙卧,故垒千秋铁马班。仗策将军悲碧血,冲冠竖子累红颜。登临过客无穷感,尽在沧桑指顾间。注:袁崇焕《边中送别》诗名句:“策只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过赤壁惊涛未许一舟藏,又见神州古战场。如此东风犹澹荡,当时暮色正苍茫。从知逐鹿分周鼎,孰听哀鸿怨鲁阳。烽火而今已陈迹,江天万里鹤高翔。游丽江风物久闻遗世稀,玉龙峰下傍斜晖。千年雪景瞻还隐,一米阳光觅也非。寂寂城池山独抱,深深里巷水相依。桃源乐土今犹见,盛代谁为赋采薇?注:电视剧《一米阳光》演绎了丽江…  相似文献   
6.
诗六首     
洪峻峰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7,9(1):F0002-F0002,F0003
日光岩水操台怀古关河劫后历风波,故垒依然势嵬峨。沧海有时嘶铁马,英雄无泪泣铜驼。京江旧事馀残梦①,荒甸新猷入浩歌②。阅尽春秋归一统,奈何岁月又消磨!注:①永历13年(1659年)郑成功与张煌言合兵,由京江(即长江流经江苏镇江一段)进攻南京,兵败后退守厦门。②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推行屯田计划。望海峡登高但见海茫茫,痛忆当年国有殇。青简凭谁留毁誉?红羊应自记兴亡。一湾水隔天人远,两岸山望岁月荒。何日风云重聚会,劫馀兄弟话沧桑。留题家乡新亭归程不与白云期,遥见新亭立水湄。倦羽栖迟人散后,好风吹拂月来时。谁家灯火平安夜,何处弦音未…  相似文献   
7.
严复对五四启蒙思想的深刻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严复引进的进化论,构成了五四启蒙的理论前提;二,严复致力于西方自由观念的引进,而个性自由观念构成了五四启蒙的理论核心;三,严复拓展了科学的社会功能,促使中国近代科学观念的泛化,而这构成了五四启蒙的理论特征.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文化史的发展主脉可以归结为“中国文化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化”,转化的目标是以建立现代性为核心的“文化重构”。这个转化是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启动的。“西方冲击-中国回应”的历程可以概括为器物、制度、精神三个阶段,但不能忽略五四后马克思主义传人和发展这条主线。五四后形成了社会主义、自由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三大思想流派并行竞秀的文化格局,而这些不同思潮都力图从五四思想中寻找活水源头,开发五四思想的资源。  相似文献   
9.
五四后期,胡适等新文化人改变了全面反传统的态度,提出整理国故的主张,其中包含着对中国传统的理智认同.整理国故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对传统资源的开发,发掘有生机的旧传统,既为五四前期的启蒙思想寻找传统的支持,也为嫁接西方现代文化和再造文明寻找传统的根基.在整理国故运动中,新文化人发掘了明清白话小说和历史悠久的古代白话文传统,为白话文运动寻找国语范本和历史的渊源;发掘了清代汉学的考据方法和一脉相承的古代科学方法论传统,为倡导西方现代科学方法寻找传统的支持;还发掘了中国古代的辨伪学和源远流长的疑古思想传统,为整理国故运动中的价值重估和古史辨伪寻找传统的根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