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949篇
科学研究   100篇
各国文化   21篇
体育   89篇
综合类   29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12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5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2篇
  1953年   3篇
  195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异化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3.
4.
1997~1998年全国排球甲A联赛代表我国排坛最高水平,也是第9届全运会新的起点。笔者对全国排球甲A联赛作了调研与分析,得出:人员变化大,队员思想、情绪波动大,战术打法陈旧,失误过多,整体水平不高,有下滑趋势。中国排球运动在低谷各中徘徊,与欧、美世界诸强水平差距在拉大。因此,中国排球呼唤革命刻不容缓,应该借助人员调整良机进行一场革命(本文革命所指:教练员在管理、训练队伍等方面的改革)。笔者根据目前甲A各队现状,提出了队伍要加强思想教育工作,使队员真正树立起敬业精神;努力培养、造就新人来“顶班”;在技、战术打法和运用中,勇走创新之路,只有这样中国排球在世界排坛重振雄风才不是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5.
李家宝  李存权 《科技通报》1991,7(3):176-177
随着高层建筑的蓬勃发展,高层框筒结构的采用极为广泛,简体结构内力分析是结构设计的关键因素。基于连续化模型,本文采用弹性力学壳体无矩理论,首次精确分析了简体内应力。本文得到的简体角柱轴力和剪力滞效应远较能量法、有限条法等还要明显。这一结论对框筒结构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框筒中各柱的轴力N_i为 N_i=F(y_(i+1))-F(y_i)  相似文献   
6.
现代俄语中经常遇到两个(偶而为两个以上)相同的词由连字符“—”或“и”、“дa”连接起来,形成固定词组或惯用语,表示一个完整的概念。这种固定词组或惯用语一般称做对词(пapa слоB)。俄语中的这种对词历史悠久、为数众多、语义丰富、用途广泛,是现代俄语固定词组或惯用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俄语词汇学习的难点之一,因此对这类对词的结构和应用进行探索和研究也就成了俄语界注目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7.
中国比较教育研究在国际学术交流中表现出研究主题的"去中国化"、交流话语的"亲汉语化"、研究方法的"轻定量化",此类集体语微的表现令人担忧.中国比较教育研究应该如何参与国际对话?在国际对话中究竟担当怎样的使命?恰当处理中国比较教育研究中的天上与地下(理论与实践)、祖先与嗣后(历史与现实)、域内与域外(国内与国际)、宏大与精小(宏观与微观)等几对范畴,实现二者关系的合理超越成为中国比较教育研究的理性追求,尊重"取"的前提下,适当的"予"成为中国比较教育研究在国际对话中的使命诉求.  相似文献   
8.
9.
龙形剑     
剑在武术器械中素有短兵之帅、百刃之君之称。本文介绍的“形意龙形剑”,风格别致,造型优美,动作潇洒,是一趟较好的传统武术剑术套路。  相似文献   
10.
当一个年轻的文学编辑刚刚走上编辑工作岗位时,他必然会面临这样的选择:今后是专司编辑,甘当一辈子"无名英雄",还是坚持以编为主编创结合,使自己与刊物同步发展?当一些文艺出版社和文艺刊物的编辑坚持又编又创、编创结合时,必然又会出现这样的困惑:如何看待编辑写稿,如何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