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杜敬同志在1982年第6期《教学与研究》上发表的《再谈“平分土地”》(下面简称杜文)中,分析平分土地时说:“在我们马克思主义的政党看来,应当怎样对待农民的‘平分土地’的要求呢?一方面,绝对平均主义是落后的,倒退的,甚至是反动的,我们不能接受;另一方面,对广大群众的要求不能简单地顶回去,泼冷水,挫伤其积极性,而是既要进行教育,以提高其觉悟,又要适当照顾,以等待其觉悟。”并认为,农民平均主义思想“在  相似文献   
2.
国民党官僚资本的形成对我国经济发展到底起了什么作用?这是中国革命史教学中需要回答的主要问题之一。国民党政府曾极力把国民党官僚资本说成是一般的资本主义,企图使人们相信,依靠国民党的官僚资本就能实现中国的工业化。这种欺骗宣传,早已为中国具体历史事实所粉碎。但是直到最近,中外仍有人对十年内战时期的国民党及其官僚资本大唱赞歌,如说1927年至1937年期间国民党人的“建国努力”,使中国“取得了巨大的财政上和经济上的进步”,“成为经济上的先行者”;“从1926年到1936年,中国经济已萌露‘起飞’的迹象。……基础工业尤其是电力工业有长足的进展,预兆工业化的蓬勃展开”等等。这样,就再一次向我们提出了:国民党及其官僚资本的统治,是使中国“取得了巨大的财政上和经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官僚资本的膨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四大家族的官僚资本,借助国民党政府的政权力量,急剧地膨胀起来,这是一个客观的历史事实。当然,从经济上看,蒋介石政府在抗战初期,对于上海工商界发起的工厂内迁,曾予以支持和赞助;在大后方物资十分匮乏的情况下,为了安定后方也曾采取了某些鼓励资源开发和奖励发明的措施,对抗战初期后方工业的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但是,蒋介石政府所代表的利益是中国大地主、大银行家、大买办阶层的利益。由此又决定了它始终保持其十年内战时期的寡头专政的制度,从政府机构、军队制度、民众政策,到财政、经济、教育等项政策都没有本质变化。蒋介石政府“一面口头上宣称要发展中国经济,一面又在  相似文献   
4.
陈文桂同志在1984年第4期《教学与研究》上发表的《“平分土地”再分析》一文,对我们所写的《对平分土地应作具体的历史的分析》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我们那篇文章,曾对杜敬同志在《再谈“平分土地”》一文中把党赞助或不提平分土地的口号,说成是受农民平  相似文献   
5.
坚持对国民党官僚资本的科学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民党官僚资本的形成及其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是中国革命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这一问题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上的意义,而且具有政治上的现实意义。对此仅从理论上给予一般性的说明显然是不够的,还必须结合中国具体的经济事实多方面地、立体地加以考察和论证,才能增强教学的说服力和战斗力。为此,我们将围绕本文提出的问题,组织一些文章,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作进一步的说明,一方面供中国革命史教学参考,另一方面也为这一课题的研究做些促进工作。希望广大的作者、读者能给予支持。  相似文献   
6.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土地所有权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旧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农民的土地斗争是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基本内容。土地制度的改革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中国没有单独代表农民的政党,民族资产阶级的政党又没有坚决的土地纲领,因此,“只有制定和执行了坚决的土地纲领、为农民利益而认真奋斗、因而获得最广大农民群众作为自己伟大同盟军的中国共产党,成了农民和一切革命民主派的领导者。”而土地所有权问题,又正是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纲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中国,土地革命是实行土地国有还是把没收的土地分给农民私有,这个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