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23年   1篇
  2011年   6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温在权 《文教资料》2011,(9):101-102
本文从儒道互补这中国哲学的老话题中巧接新枝,作为德育实践的哲学依据,让班主任工作在儒道消长中互补交融、升华生发,从而达到游刃有度、中和至美的境界。  相似文献   
2.
建设高质量学校教育考验着每一位中小学校长的领导力水平。校长领导力需要在事上磨砺,可以从“立”“利”“砺”“礼”四个维度出发,在修炼自我、赋能师生、发展学校中得以彰显和提升。一是通过“立”规明矩,掌好学校高质量发展之舵;二是通过借“利”前行,拓展学校转型升级之路;三是通过“砺”行致远,激活师生成长发展之力;四是以“礼”化人,培育润泽生命的文化之根。  相似文献   
3.
[教学背景] 1.新教材新增“口语交际”单元,意在培养学生的日常交际能力;高一学生此前已接触了即席发言、演讲、采访等口语交际样式,已具备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技巧。  相似文献   
4.
标题未文章的眼睛。本文试从小说风格、小说内容、法语原文三个方面阐述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四所选课文《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标题翻译的不妥之处,以求更准确地理解原作者的写作本意。  相似文献   
5.
儒道互补,这在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中是个老而又老的话题了,然而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我们又可以从这个古老的话题中不断地引发出新的思考。儒家所掌管操控的礼乐文化,作为一种符号系统,有着将野蛮之人提升为文明之人的历史意义。这套符号不仅确立和规范  相似文献   
6.
本文透过《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两篇文章内在行文和外在形态的分析,兼及道家、名家辩驳风格的对比,解读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驳论艺术。  相似文献   
7.
本文意在梳理祥林嫂由遭遇串联而成的人生轨迹的基础上,探讨她不死的可能性,进而窥见《祝福》和作者反抗绝望的文学主题和人生立场。  相似文献   
8.
外国文学作品的解读往往都隔着一层翻译者的影子,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我们在阅读学习外国文学作品时很难真正从语言文字方面体会到文章本身的优美之处,即使有,也多是翻译者自身语言运用水平的体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