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1.
"价值"(value)的原义是"掩盖、保护、加固",实质上是表达人类精神求索活动的内在性与目的性,"价值"的本质不在于对外物的需求而在于人类对自身生命意义的确认."人生"才是"价值"的本质,对人生意义的求索与反思才是"价值哲学"立论的根本.一般价值论研究因在研究对象、方法与观念上存在缺陷而陷入困境,因此应建构具有人学底蕴的"人生价值论",以"人与世界"的追问方式探索价值本质,扬弃"主客二分"的认识模式,努力实现人生哲学与价值哲学、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2.
"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辨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具有含混性与逻辑矛盾,并未与"马克思主义"(或"传统马克思主义")区别开,后者在地域上也属于"西方",也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在理论本质、理论基础、理论特色及社会基础等方面都同"马克思主义"存在重大差别,因而从总体上讲并非是"马克思主义".可将"西方马克思主义"视为"西方马克思学(左翼)",而其准确称谓应是"西方马克思理论流派",它是西方知识分子对马克思学说及社会变革的一种学术探讨,具有特定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现代科学体系的基本特征怎样认识现代科学的发展趋势和科学体系的基本特征呢?我们应当在科学的分化和整化的相互作用中来分析这一趋势,不过,现代科学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本质特点,应该说就是系统化和综合化,而系统化、综合化又正是在科学的整化和分化的一系列相互作用中实现的。进入二十世纪以来,系统化越来越成为科学发展的主流,各种认识形式和知识成分进一步汇合,渐渐形成为有史以来人类最伟大的一次知识的总汇。逻辑与历史是统一的,在历史方面体现为综合潮流的发展过程,在逻辑方面即体现为科学体系的  相似文献   
4.
对哲学基本问题与哲学本真精神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认识与对哲学本真精神的认识是一致的,有什么样的“哲学精神”,就有什么样的“哲学问题”。以“本体论”精神解读哲学,就会把哲学基本问题规定为“物质和精神”的关系,并形成“本体论—认识论—知识论”的哲学史模式。但哲学除“本体论”模式之外,也一直存在着“人生价值论”模式。这两大模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本体论”构成认识基础,并促使哲学科学化,“人生价值论”则构成认识升华,并保持哲学的形上本质,其基本问题即理性和信仰的关系问题也构成了西方哲学史的主题与本真精神。  相似文献   
5.
我们时代的“大科学”,在形成完善的知识大系统的同时,正在通过多种形式向社会应用方面实现重大的历史性转变。探讨现代科学的社会应用的广泛性,说明现代科学向社会应用转变的主要途径及其重大意义,正是本文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多次倡导探索现代科学的体系结构,并提出了许多具有战略意义的思想观点。在钱老思想的感召与启示之下,笔者几年以来对科学体系学作过某些研究。在此,谨就现代科学体系的逻辑结构及其与科学历史的统一再集中地提出一些基本认识,以求教于钱老和科学界的各位前辈、同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