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滕化淝 《学语文》2008,(3):52-52
由于多媒体的广泛使用。很多语文老师的课堂都看不到板书的影子了。的确,教师通过课前的认真备课,将自己要写的东西提前做成了课件,上课时既可以伴随音乐一起放出来,还可以用手指一点点地点出,方便又新颖。正因为它具有如此优势,所以很多老师都喜欢把多媒体引进课堂,而板书则被处于遗忘的角落。  相似文献   
2.
滕化淝 《现代语文》2010,(7):146-147
中学语文教科书的内容要素形成四个系统:范文系统,知识系统,实践活动系统,助读系统,此处的范文即选文。我国的语文教材历来是由选文做主导,知识系统、作业系统、助读系统虽然也自成体系,但离开了选文都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选文在语文教材中的作用不言而喻。一直以来我国的语文教材奉行“文质兼美”的选文标准,力求工具性与人文件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新课程标准对大语文观的重视。尽管如此,我们发现不少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仍然是紧盯考点,局限于书本。为此,笔者想通过本文,对培养大语文化教学观念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滕化淝 《考试周刊》2007,(17):12-13
语文学习的测量即对学生语文学习结果的测查,这是语文教师的一项常规性工作。然而语文学习的结果究竟是什么?只有先搞清这个结果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测量,否则毫无目的乱做一气只能是劳民伤财,既浪费精力又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关于语文学习的结果,叶圣陶老先生曾明确指出,语文学习“以学生获得实益,练成读作之熟练技能为要”①,“阅读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