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回顾与剖析考题,寻求命题轨迹,将是侧面探索教改方向的途径。我们粗略地分析了83——88年全国各地的三百份小学毕业(升学)作文考题,就其特点、对策及反弹教学的启示,试作议论。  相似文献   
2.
如何适应当前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并为之服务,这是当今深化改革中亟待思考的问题。一、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对语文能力的需求。明确这一点,就能从实际出发,有效地探索改革方向。对此,我们在本县做了调查。这是一个乡镇工业发展迅猛的地区,他们对就业学生语文能力的需求有四点: (一)要“出道”。即能说善辩。不只有聪明的脑袋,还要有灵活的嘴巴。他们说,竞争和效益是来不得“客气”的,谈了交易,订份合同,打场官司,都要摆舌战,明心而不善说,不顶用。 (二)会“文墨”。他们说,至少有“三下子”:一是会写商品信息、产品广告、展销说明、承包招标启事;二是最好会写提案、诉状;三是会写报道,把经验成果宣传出去,引别人来“横向”。 (三)善“探听”。这“善”,指手脑并用,消息灵通。 (四)能“小兴”。如提得起毛笔写“兴旺发达”之类的吉利对联,庆祝会能扯上几句顺口溜  相似文献   
3.
我们所说的差生,主要指对习作这种复杂艰苦的脑力劳动缺少必需的毅力和习惯,基础薄,缺乏情趣的一部分低层次的学生。研究他们的写作心理,目的在于:对症下药,给予必要的刺激,让他们从自卑冷落的困境中解脱。差生写作心理状态,确是由其智力因素,习作过程中的情感刺激及自我发挥程度所决定的。在写作过程中有如下表现: 一、懒惰。不少学生除了“拾钱包”、“让座”外,别无他有。即便教师一再启发要多角度思考,多方寻觅生活材料,他们仍是茫然不知所从。这种心理状态的形成,并非来源于“笨”,而是懒,是不愿动脑造  相似文献   
4.
集合了认读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和体现感受能力的“读”,我们称之为整体阅读。这种读是由识字音、懂词义、明句子,进而懂篇章、知文意、明主旨、评得失的低层次基础性阅读和综合性高层次阅读相结合而形成的整体。它的个性是不满足对字、词、句的认读、释义和理解,而是协调了概括、分析、联想、评价等多种能力;这种读虽仍以篇为阅读基础,但不是孤立地在每篇中求“小而全”,而是放在单元、全册的整体背景上进行。因为,阅读教学是语文整体性教学的一个“部件”,因此,它相对又自成系统:每册有读的总要求,这些要求又分别体现在单元和各篇中,形成整体阅读网络的各个点,点点相连,缀成整体。  相似文献   
5.
阅读教学中科学合理地使用标准化选择题能起到加深学生的思维强度和撩拨求知情趣的效果。因为选择题是诱惑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对合理诱答因素的阅读、分析、比较、鉴别而迅速作出判断的思维训练形式。就其“力度”说,它是在  相似文献   
6.
为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我们从命题入手,进行了作文改革尝试。一、把题目变亲切些《我的家乡》一题从七十年代起学生就写。特别近几年,这个题目成了传统题。低年级口说,中年级段写,高年级综合训练,学生对这个题象吃了肥肉那样腻歪。对此,我们采用了把题目变亲切些  相似文献   
7.
把课文与课文、课文与其它学科或其它领域中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横向比较,总结知识规律的做法,称为横向联系。就教学角度说,其联系内容可以分为认知的理解性联系和技能的训练性联系。这种横向联系教学,具有如下特点:一、它的精髓是“横向比较总结规律”。有比较就有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思维,学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中教师设置的议题是诱发、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一种有效手段,由于教师设置的议题难易程度的不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维心理。本艾就议题的“偏”“窄”“深”三方面谈一点影响学生思维心理的看法。一、偏离课文主旨的议题——影响学生思维的心理品格一个人的品格是个完善的整体,具有多疗面的特质,色三括行动、认识、智能、思想、情绪、目标结构等在内。品格本身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经过后天学习的过程所培养的。“后天的学习”.决定着品格的形成与巩固。那么偏  相似文献   
9.
一、由单纯朝多向发展,呈多维式。两年前的命题作文,大都是一题一作,1986年后新题新方式逐渐增加。其形式有三:一是供给几个题目,让学生任选;二是在一定材料范围内任选角度,自己命题;三是变通形式,如:填充式、补充式,情景式等。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独立阅读课文的教学,“从现象上看,似乎是检查他们刚学过的读写知识是否巩固,是否会学习运用,而实际上却是要认真考虑他们是怎样自学的。”(袁微子语)就是说,要让学生自己能读懂和理解课文。这“懂”和“理解”的标准并不完全在于能理解词语和会解答几个疑难题,还在于是否产生四个感觉:情景感、联想感、共鸣感和审美感,即是否受到情感的教育。下面就我们的实践探索,并引《三人行》(第十二册)为例作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