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当前,高校的普通话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材过于理论化、针对性不强,学生学习热情不高,以及课时量少、师生比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上海海洋大学从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入手,实施立体化教学,将传统的普通话教学与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结合,把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紧密联系起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立体化教学在普通话教学领域有着传统教学模式所不可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上海高校"推普"工作目前普遍面临着学生兴趣不高,基础差异过大,专任教师过少以及教材的普遍适用性不强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推普"工作的发展。而普通话立体化教学模式则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普通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且摆脱时空限制,有针对性地满足来自不同方言区的学生们的学习要求,完善教材建设,同时解决专任教师授课任务繁重的问题。目前,上海市各高校已经具备了进行普通话立体化教学的客观条件,实施立体化教学将对"推普"工作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通过分析指出:《生死场》的创作是与萧红的女性意识密切相关的。正是其女性意识的矛盾状态使得这篇小说成为了一部充满着对话的、特殊的复调小说。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语体特点出发对萧红的抒情语体作了分析,认为:萧红的抒情语体非常重视利用语音来传达情感,在选词构句方面经常偏离语法规范并且大量运用比喻、拟人、反讽等修辞手段来强化情感的表达。这种抒情语体的形成与萧红的个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论萧红的女性内审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萧红的后期作品中存在着明显的女性内审意识,这具体表现为对女性所具有的人类共同弱点的批判、对女性传统意识的深层展示以及对女性个性解放出路的反思。这种女性内审意识的形成是与萧红的人生经历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6.
魏晋六朝时期是中国美学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宗白华先生曾指出:“魏晋六朝是一个转变的关键,划分了两个阶段。从这个时候起,中国人的美感走到了一个新的方面,表现出一种新的美的理想,那就是认为‘初月芙蓉’比之于‘错采镂金’是一种更高的美的境界。在艺术中,要着重表现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人格,而不是追求文字的雕琢,”导致这些变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魏晋六朝时期士人阶层的心态,则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礼仪学的角度探讨城市单身男女在交友环节中的常见问题,对于交友中的仪容仪表、言语表达及行为举止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当今城市单身男女们在交友中普遍存在着仪容仪表失当、言语及行为过于自我等现象,并据此提出适度修饰、以平常心交友、加强内在修为等改善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特点和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新贤 《科协论坛》2008,(1):143-143
1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特点 1.1 团委管理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的校园文化都是由校团委负责管理.这就使得各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能够在大方向上得到有效、健康的引导,与国家教委、团中央的有关要求保持高度一致,从而避免了一些受社会不良思想影响的社团活动的出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