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两《唐书》本纪的渤海、靺鞨史料编撰存在巨大差异。《旧唐书》本纪撰入的渤海、靺鞨史料数量多、类型多,时间也较为精确、可靠。《新唐书》本纪撰入的渤海、靺鞨史料数量则非常的少,而且大多因袭《旧唐书》本纪而来。就渤海史研究而言,《新唐书》本纪几乎就没什么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高句丽政权存在的705年间,中原王朝对其不断进行册封。通过梳理这些册封史实,总结两汉、南北朝、隋唐三个不同历史时期“册封”所呈现出的各自特点,从中展示中原王朝与高句丽政权关系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高句丽研究的价值和意义的揭示,对高句丽研究的现状的考量,探讨中国学界高句丽研究的人才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4.
唐五代时期的渤海国,其王位继统存在着较为完备的典章制度。考察来看,嫡长子继承制是典章制度中的基本与核心内容。典章制度中的这一主要内容源自两大方面,一是唐王朝的类似典章制度内容,另一是肃慎族系漫长历史岁月形成的俗制内容。这一典章制度应该形成于高王大祚荣立国后,完备于文王大钦茂统治时期。  相似文献   
5.
时至今日,韩国所制定和推行的统一政策基本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变化。一是以武力为主的“北进统一”;二是确立了和平基调的所谓“自主、和平和民族大团结”的统一;三是在和平基调的基础上,追求与朝鲜的直接对话与合作。  相似文献   
6.
两《唐书》本纪的渤海、靺鞨史料编撰存在巨大差异.《旧唐书》本纪撰入的渤海、靺鞨史料数量多、类型多,时间也较为精确、可靠.《新唐书》本纪撰入的渤海、靺鞨史料数量则非常的少,而且大多因袭《旧唐书》本纪而来.就渤海史研究而言,《新唐书》本纪几乎就没什么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唐五代时期的渤海政权曾是一个有较大影响的地方性少数民族政权,在对其历史发展进行研究中,其灾害方面的研究空间较大。从古代文献记载出发,对渤海政权社会生活中所发生的自然灾害进行了深入探究。探究其所发生的自然灾害种类,各种自然灾害的具体情况及其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三国史记》关于棘竭、渤海的相关史料,反映了秫揭、渤海与中原王朝及新罗、高句丽、百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包括渤海建立前棘辐与三国之间的相互征战、秫辆对唐朝的隶属关系,渤海建立之后渤海与唐、新罗的关系等,这些史料是金富轼摘抄中国、朝鲜古代史料所为,尤其是一些朝鲜古籍中的史料,对于探讨新罗、高句丽、百济的历史,以及中原王朝对我国东北地区的统辖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9.
渤海国是由靺鞨人建立的中国古代东北地方政权,公元698年由大祚荣建国,926年被辽灭亡,传15世,229年。渤海国强盛时期疆域包括我国东北大部、朝鲜半岛北部、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渤海国不仅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而且对我国乃至东北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被誉为"海东盛国"。金毓黻把此前散见于中外各种典籍中的渤海史料汇集在一起,编成了研究渤海历史的集大成之作——《渤海国志长编》,此书是一部记载渤海历史的通史,史料真实性强,成为研究渤海历史的主要著作,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在渤海史研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基础性、突出性、实际性是对普通高校历史学专业世界史课程特色教学改革的理论认识。在这一理论认知下,教学内容上确立了"二四一多"模式,教材建设上确立了大系统、简约型、立体化模式,教学方法上确立了四步骤、二着力模式,实践教学上确立了抓龙头、三整理、二参与模式。改革的结果使教学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