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节课终于结束了,我心中真的有几分高兴,学生在课堂上和我配合得不错,整堂课很顺利地进行了下来,没有什么意外。我该做的,什么鼓励性评价、儿童化语言、自主性学习等等,也都做了。这可是全学区的教师来听我上课。  相似文献   
2.
一词语复习,切入新课 师:同学们,课文都预习了吧?(板书:日寇)这个词怎么读? 生:rì kòu。 师:中国的汉字很有意思。知道"寇"这个字以前是怎么写的吗?(老师板书篆书"寇")"寇"字由三部分组成:"宀"是房屋,"元"这里指人的头部,"攴"是手持棍子。  相似文献   
3.
滕衍平 《江西教育》2011,(11):21-22
<正>目前,试卷评讲课大家关注的并不多。多数情况下都是教师在台上一题一题讲答案,学生在下面一题一题记答案,表面看来,教师讲得认真,学生改得仔细,但效果却总是不太好。如何上好试卷讲评课呢?笔者前段时间执教了一节试卷讲评公开课。其中关于一处阅读短文部分的教学是这样处理的:  相似文献   
4.
“回路”,是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在谈语文教学时提出的“在文章中走个来回”的观点中的重要内容。先生说,阅读教学首先要让学生通过课文语言的阅读,理解、感悟课文的主要内容,这称之为“来路”。目前的许多语文教学现象,较多地关注了“来路”的问题;“回路”指的是在“来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内容”走向“课文的语言”,而这一点,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被关注的很少,或者说被许多老师忽略了。这样的缺失,恰恰造成了阅读的低效与学生习作水平的低下。笔者试结合《第一朵杏花》(苏教版)一文第二课时的教学,谈一谈如何落实张志公的“回路”思想,如何实现小学生阅读与习作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5.
盖鸾英老师是一个热心的儿童阅读推广人,她有目的、有计划地带领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为了克服传统班级课外阅读中存在的要求整齐划一、内容过于随意和学生被动阅读、效果不佳的问题,她整合、开发资源,对课外阅读进行整体的设计与系统的安排,为学生编写了一套课外阅读校本教材——《胖豆豆读书喽》。她把晨诵课、阅读课安排进课程表,带领学生们大力开展课外阅读以及教学与研究的活动。  相似文献   
6.
7.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的文本解读出现了一种形式化的倾向。这种形式化表现为教师过分追求"牵一发""格式工整""独特新异"等。解决这些怪现象的根本在于教师进行文本解读的视角必须由自我转向学生,文本解读的内容必须由形式化走向对文本的语言与情感表达的关注。本文提出的教学策略是:一、品味语言,推敲文脉,语文的味道不能变;二、触发情感,唤醒体验,动情朗读不可少。  相似文献   
8.
在一次观摩课上,一位教师执教的内容是<小镇的早晨>这篇课文.一名学生在学习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时,谈了自己的阅读见解,师生对话和谐地进行着,其中的一个教学片段让我至今难忘.  相似文献   
9.
新理念下应该有什么样的语文课堂?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永具魅力的话题!好课是什么样子的?笔者结合自己的学习与教学实践,谈谈我心目中的新理念下的语文课堂,以期带给大家一些启迪。一、品味语言,感悟形象语文学科的性质是什么?“课标”指出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但是众人解读一本“课标”,理解的角度、理解的深度,不会一致,因此出现偏颇也在所难免。比如,“课标”提出“语文要课内外结合”“树立大语文教学思想”“语文综合性学习”等理念,说真的,这些观点确实是语文学习的必有规律,但是看看我们的老师在实践的过程中,往往是外来的东西…  相似文献   
10.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十六年前的回忆》(板书课题)。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谁来说说课文给你们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生:李大钊同志临危不惧。师:请你把你的话写在黑板上。生:李大钊同志特别爱国。生:李大钊很了不起,他很伟大。生:李大钊关心他的家人。(老师分别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写在黑板上)评点黑板的“易主”,使学生一下子进入到了“自己是学习的主人”的角色。师:课文是需要细细品味的。这节课我们就一同走进课文,一同走近那段历史,去感悟李大钊同志的风采、形象。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书边思考,并做批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