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基于隐性知识理论创设不同的网络学习情境,采取分组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隐性知识对网络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蕴含不同程度隐性知识的资源所创设的学习情境影响着学习者的成绩,其中蕴含知识隐性程度相对比较高的学习资源对提高网络学习效果有着积极的影响;同时,影响网络学习效果的因素还有学习者原有的知识基础、对实验任务的兴趣程度、网络学习环境的适应性和学习过程中的沟通与交流情况,以及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自我评价等。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改善网络学习效果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3.
从典型教学案例入手,分析使用新技术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寻找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切入点,探索数学课堂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计算机技术对数学教育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计算机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的整合思想.围绕数学课堂教学这个中心,从数学教学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多个方面寻找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的理论依据;以课堂教学研究为切入口,从多个侧面探索计算机技术与数学教育的有机结合.具体涉及了计算机技术对数学课程的影响,总结了数学教育中适合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8个方面内容;以及计算机技术发展对教材内容的影响,提出了现有教材内容的增减建议;其次探讨了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学习者个人因素的关系,提出了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类型进行教学设计的具体方案,即:根据学习者的知觉通道的偏爱以及场依存性的不同,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设计方案.探索计算机技术支持—卜的数学学习策略的运用,具体涉及到了数学概括策略、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策略和选择有效序列策略的探索.此外还研究了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展一种新型的数学教学方式——数学实验教学,分析了如何利用几何画板软件特点开展数学实验的3种方式:即利用几何画板的动态测量、跟踪轨迹和快速作图功能进行数学实验.最后探讨计算机技术对数学教学模式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非线性教学模式.并从目标、条件、程序、评价等方面建构了非线性教学模式的基本轮廓,从提出问题、提供材料、辅导学习、反省评价等几个环节进行教学设计,同时指出它的师生角色和教学策略,以及它的3个特点:优化了数学教学形式、优化了数学教学内容、优化了学习过程.最后进行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研究的反思,提出计算机辅助数学课堂教学的双主体观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人文环境建设的设想,并从数学教育目的、内容和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深人反思人文环境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论文最后还提出了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几个问题,即计算机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的整合以及教师素质培训和课件制作问题.作为本研究实践方面的具体探索,附上了一则典型数学教学案例及分析——锥体体积公式教学、  相似文献   
5.
非线性教学模式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和智能化教学软件的一种旨在实现数学教学个性化的课堂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能实现最优化教学理论与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优化课堂教学的形式、内容和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6.
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的学习风格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学习风格理论为指导 ,分析学生的学习风格差异性及其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提出借助于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因材施教”的个别化教学方案 ,探索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的学习风格设计  相似文献   
7.
《多媒体技术》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分析《多媒体技术》课程地位与特色的基础上,提出以现代教育思想为先导,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为前提;以教学内容现代化为基础,适用的优秀教材建设为核心;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平台,科学的管理体制为保障;集观念、师资、内容、技术、方法、制度于一体的精品课程建设思路与方案。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技术与数学创造性思维培养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利用计算机技术创设数学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创造性思维是实现数学教育现代化的一条有效途径,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数学知识,优化认知结构;激发创造性思维诱因,加强形象思维,发散思维和直觉思维的培养,使学生能辩证地运用各种思维方式进行数学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9.
探索基于信息技术的隐性知识传播模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通过对隐性知识及其传播特征的分析,认为隐性知识是可以传播的。在分析网络视频技术、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以及网络工具软件对隐性知识传播影响的基础上,指出信息技术可以促进隐性知识的传播。同时利用野中郁次郎的SECI模型理论,构建出在网络中传播隐性知识的新模式,即利用知识管理技术搭建网络平台,对隐性知识传播过程进行管理;在网络中建立虚拟学习社区,为隐性知识传播提供新的载体。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