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2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是个发展的过程。学习生物科学史能使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因此生物科学史对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1展示生物学家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在自然科学领  相似文献   
2.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生物学教学离不开生物实验教学,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中学生物实验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有些学校和教师、学生在“讲实验、背实验、考实验”.  相似文献   
3.
渗透作用演示实验的改进及拓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一个演示实验,即渗透现象的演示,从1991年版教材至今一直在沿用。作为演示实验应该有教师准备简单、效果明显,在演示时让全班学生能看清楚等特点。而观察渗透现象的实验装置器材有铁架台、烧杯、漏斗、玻璃纸,在教学实验装置的可操作性比较差。为此,笔者对实验器材等作了改进。  相似文献   
4.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是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中一个重要的学生实验,该实验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整体操作难度较小,技能要求也不高,学生兴趣浓厚。该实验原大纲教材必修第一册中也有安排,它是以验证性的方式编写的,新教材中明显是以探究性的方式编写,而且本课题确实是很好的探究性教学的素材,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有很多教师仍然以检验性的方式讲授本实验,先详细讲解原理、实验步骤,然后学生按部就班,“按方抓药”完成本实验,这样就使学生失去了一次很好的探究性学习的机会。为了更好的把本课时设计成探究性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能力,笔者提如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做了大量习题后,容易形成对某个知识点的某类习题的一般解题思维方式,本文称之为常规思维。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常规思维也可以说是一种定势思维或定向思维。这种思维有助于学生快速解决问题,但当情景发生变化、条件发生变化时,又容易妨碍问题的解决,以致得出错误的答案。为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相似文献   
6.
赵一博  李烨  潘建勋 《大学教育》2023,(6):105-108+141
山东女子学院大学数学课程借助数学文化的相关知识、数学思维和科技创新的元素融合,建立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深入挖掘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教育元素,以加强大学数学教学与思政育人融合,建设大学数学课程教学与思政育人协调发展的优质平台,在落实思政育人方式与深度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