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
潘忠良 《小学生》2012,(8):86-8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对数学具有良好的兴趣,并在数学学习中获得快乐和享受,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然而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并不是学习固有的,而是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创性来满足学生探索心理的需要而引起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恰当地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激起学生各种感观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
潘忠良 《小学生》2012,(10):57-57
<正>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是我们每位教师所关注的问题。下面就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一、教学目标要优化教学目标制定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教学目标的制定应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知规律,做到难易适度,突出重点,全面、准确、具  相似文献   
3.
潘忠良 《大观周刊》2011,(49):107-107
学生在课堂中听教师讲如何钓鱼,这是间接学习;而让学生端着凳子到河边,拿着鱼杆自己钓鱼,便是直接学习、体验学习。两种学习的效果一比,后者肯定优于前者。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参与、亲身经历数学活动,获得对数学事实和经验的理性认识和情感体验,从而在感悟和创造中学会数学。因而,学生学习数学离不开个性体验。学生需要在情景交融中走进数学,在充分体验中发现数学,在合作探究中品评数学,在联系生活中放飞数学。这样的数学学习,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4.
潘忠良 《小学生》2012,(9):40-40
在平时的教学中,不少教师只注重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数学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也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它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活动中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