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华传统的精神化蕴涵着深刻的人精神和美育品格,形成于“轴心时代”的“人以化成天下”的命题奠定了这种化精神的基础。“循天道,尚人”的人倾向、“致中和,得其分”的中和境界以及“崇礼乐,赞化育”的美育工夫,构成了中华审美人精神由内而外、由体而用、由境界而工夫的基本内涵和总体风貌。中国传统人精神追求审美境界,中国传统美学境界则突出人精神,这就是中华审美人精神。  相似文献   
2.
高校建筑学创新型人才成为推动建筑业进步的必然趋势和要求,但创新型人才培养还存在着创新意识欠缺、课程体系老化、实践力度不够、模式单一、评价机制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为促进这些问题的解决,高校建筑学专业应从培养创新思维、转变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式、加强实践实习、建立多元评价等方面加以完善,以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休闲与审美的研究,就研究阶段与学术动态而言,可分为四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至90年代中期为第一阶段,可谓萌芽与探索期;1995年至2000年为第二阶段,可谓发展译介期;2001至2005年为第三阶段,可谓开始专门化期;2006至现在是第四阶段,可谓深入和实施期。就美学研究自身而言,中国当代美学大体经历了从本质论、认识论向语言论、生存论的转化,新世纪美学生活论指向更为突出,美学应该关注当下的生存环境和方式成为学界的共识,休闲美学研究初步成型。  相似文献   
4.
在接受过程复杂的矛盾体系中存在着一对基本矛盾,即接受主体与接受客体的矛盾。它贯穿于接受过程的始终,影响和决定着其他矛盾的产生和发展。考察这一基本矛艚,就能找到动力的最终根源。  相似文献   
5.
有机整体性是整个艺术生命的基础,而这种整体的生命活力,表现在诗歌中,就是整体意境。“意境”是中国古代诗论中高层次的审美范畴和尺度,有无意境是判别诗歌优劣的标准。如明朝朱承爵说:“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山音声之外,乃得真味”。(《存余堂诗话》)晚清王国维更是高标意境,强调“词  相似文献   
6.
从哲学层面考察,中国古代休闲思想发端于道家。老子的“道法自然”、“虚静”、“无为”,庄子的“安时处顺”、“无待”、“逍遥”、“物物而不物于物”均是这种生存智慧的精妙表达,代表了当时人类最高的休闲智慧。这种休闲智慧在儒道互补的中华人文发展中一脉相承,深刻地影响、启发了古代乃至当代国人的生存智慧。  相似文献   
7.
无论过去还是未来,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最重要的影响乃是它的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这种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在世界文明中具有何种特色,对当代人类社会又有何种意义,这正是海内外汉学有识之士所共同关心的。  相似文献   
8.
朱子理学美学作为宋代理学中理本体美学的代表,是在宋代特定的社会文化土壤中形成的;作为朱子对宇宙人生感情体验和理性反思的二重结晶,它又深刻地打着其本人个体人格的烙印;作为朱子理学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还必然地受其理学整体构架的制约。朱子理学美学的最显著特征,就是它的伦理性和思辨性,以及整体理论构架内含的深刻的二重性矛盾。朱子理学美学的所有理论品格及其二重性矛盾特征,无不受制于它的社会文化、个体人格和哲学体系背景;可以说,朱子理学美学的理论品格及其二重性矛盾特征,正是宋代社会的二重性文化、朱子本人的二重性人格以及朱子哲学的二重性体系的必然反映。孟子曾曰:“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本章即试图由此“知人论世”角度开掘朱子理学美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高等教育面临的竞争愈加激烈,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学校在提升自身实力的基础上,就要学会以“营销”的观念,经营学校的声誉、形象,创建自己的品牌。本文结合学校形象建设的实践,深入探析了如何从对内、对外两方面着手加强学校的形象建设。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科技美学的角度对主体及其属性、客体及其属性之哲学规定和人与自然的主客体关系进行了具体的论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