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1
1.
功人还是功狗? 刘邦平定天下之后,要论功行赏,群臣争功,岁余未决。为何?刘邦与功勋武将集团之间意见相左。刘邦以文臣萧何功劳最盛,诸武将则认为自己披坚执锐,攻城略地,置生死于不顾,始有刘氏江山,而萧何躲在后方,仅凭只言片语,文墨议论,便居于武将之上,这不是让众人寒心吗?  相似文献   
2.
“中山舰事件”,又称“三·二○事件”,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因历史认知的差异,对此事件的叙事呈现强烈反差.事件爆发后,当时的报纸有不同的叙事:《广州民国日报》由于党报性质,将事件“掩饰”为无关紧要的局部问题;《申报》作为对政治事件具有强烈好奇心的商业报纸,因事件诡异,信息不畅,将事件猜测为一场内斗、“反赤”运动.两者与历史事实均有距离,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塑造了时人的事件认知.但该事件在两份报纸的版面上,均未占据重要位置和比例.事件的即时影响力,在蒋介石当局的刻意“掩饰”下,在当时国人普遍更重视的北方政局频出“大事件”的冲击下,显得无关紧要.这与近代历史叙事中浓墨重彩、意义重大的“中山舰事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相似文献   
3.
前几日,笔者偶翻《史记》,看见一段文章,不禁哑然失笑。但笑过之后,又感慨良多。这只是一段小故事,但以它为切割点剖析,就不只是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