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国素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追溯历史,“礼”从古代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逐渐演变为人们观念形态里的“礼”、礼,原由三个内容组成:其一、礼物,就是行礼所用的宫室、衣服、器皿及其他物质的东西;其二、礼仪。就是使用礼物的仪容动作;其三、礼意。它是由礼物和礼仪所表达的实实在在、明明白白的内容、旨趣或目的。  相似文献   
2.
何为常态课?常态课的内涵早就不是一枝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一个音调的合集,它已经随着课程改革以及课程优质资源的广袤发展为小康型的课。这样的常态课势必要像公开课那样精彩,却又比公开课显  相似文献   
3.
中国素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追溯历史,“礼”从古代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逐渐演变为人们观念形态里的“礼”。礼,原由三个内容组成:其一、礼物,就是行礼所用的宫室、衣服、器皿及其他物质的东西;其二、礼仪。就是使用礼物的仪容动作;其三、礼意。它是由礼物和礼仪所表达的实实在在、明明白白的内容、旨趣或目的。结合这三个内容,笔者认为校园礼仪就是在校园生活中合乎规范的待人接物的仪容动作,并由此展现出校园的文明、和谐的精神风貌。那么,如何对小学生施以礼仪教育呢?  相似文献   
4.
何为常态课?常态课的内涵早就不是"一枝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一个音调"的合集,它已经随着课程改革以及课程优质资源的广袤发展为"小康型"的课。这样的常态课势必要像公开课那样精彩,却又比公开课显得更真实。农村小学数学课堂就更需要这样的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