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四、开拓思维阶段的思维流程分析在立论过程中,尽管某些立意有时可以靠直觉思维获得,但大多数立意必须靠分析提取。考察这些立意的得出过程,多角度立论开拓思路阶段,应具备如下思维流程: 1.熟读理解。熟读理解原材料。 2.整体分解。遵循“信息交合论”的整体分解原则将原材料分解到需要的层次,首先分解为大类:或按段落,或按人物,或按材料内容涉及到的诸多方面。由于材料的特点不同,有时可运用多种分类方式。其次把各大类所属的有关材料分解成小类……总之,是“要分到需要的层次为止”。就目前常见的作文训练材料来看,分成整体、大类、小类三个层次就可以了。在整体分解  相似文献   
2.
议论文写作中的多角度立论技巧焦宗淼在议论文写作训练中,多角度立论是一种常见的重要的训练方式,为使这种训练科学化、序列化,有必要对它所涉及到的与一般议论文写作训练不同的几个问题进行研究。一、多角度立论的特点和意义多角度立论是指提供给学生一则材料,让学生...  相似文献   
3.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多角度立论训练,就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一种好形式。一多角度立论的思维训练,一般地说,是指提供给学生一则材料,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从多个侧面探求不同的见解,得出不同结论的训练。这种训练,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多方位、多侧面的观察、思考、联想、想象,能够有效地开发智力、发展创造思维能力,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地、客观地、本质地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所以,多角度立论的训练,引起了许多教师和教研工作者的重视。可以说,如何开拓思维,如何进行多角度立论训练的指导,是近十年来语文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进行多角度立论的训练,前提是熟读和理解原  相似文献   
4.
例证法,是中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经常应用的一种方法。但在具体应用例证法时,很多同学形成了这样一种片面认识:即提出了论点,叙述了事例,文章就可以收篇作结了。这说明:学生对提出论点、选取例证是较为注意的,而对议例重视还不够。议例,对于应用例证法的论文来说,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很多时候,议例是否得当,常是一篇议论文成败的关键。学生的例证非论文缺乏说理性,例证与论点若即若离,大多数是由于缺少议例或议例不当造成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