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意大利文学大师伊塔洛·卡尔维诺的文学创作,在人生哲理以及人类命运和现实社会的深入思考上体现着自己深度的人文关怀。在其早期"战争与人民"小说中,他将视角伸向小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他们的生存状态与挣扎;工业—消费时期,常常表现出对人类生存环境,尤其是底层人物的生命本真现象的密切关注,并将关注的目光从物质环境延伸到生态环境;在存在论意义上,卡尔维诺一直追求现代人的完整性,晚年之作更是概括性地总结了整个人类面对存在的永恒性困惑。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以后,受暴力电影影响,暴力叙事成为美学风格和表现方式,暴力美成为审美客体。暴力美学的本质在于超越暴力的血腥与残酷及反人道的一面,反向追求美学意义和美学价值。文章通过战记文学《平家物语》,力图探求暴力美学在作品中的深层内涵与美学效果,从新的角度解读古典文学作品,批评传统文本话语中常被忽视的暴力叙事。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中国“水浒戏曲”承继现代语言文体变革的既有成果,其叙述话语经历了抗战时期及其之前的个性化叙述方式和延安时期及“十七年”时期的集体性革命叙述两次大的转化,直到新时期才真正实现了叙述行为的自由性、多样性和融合性。实际上,今天重新梳理及反思这一活跃的“文学遗产”,对于传统戏曲乃至文学资源的利用与创新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