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兴趣往往是学习的先导,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而要激发学生“好之”“乐之”教师就必须树立起创新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导入“趣味性”。有目共睹,趣味是点燃学生思维火花的“助燃剂”,激发学生学习的“催化剂”。因此教师在设计导入新课时,应注重创设情境,增强情感色彩,营造课堂气氛,做到引人入胜, 妙趣横生,使教材以新颖,风趣的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防止学生产生对政治课的厌烦心理。  相似文献   
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我们教师在语教学中必须注重引导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语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他们学语、用语的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师要按照《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备课进行一番新思考。要把“假如我是学生”作为座右铭,以学论教,以教促学;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教材教,不要教教材”;要树立一种资源意识,使备课具有开放性;备课不能截止到教案的书写完毕,应该引向课中、课后。备课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需要从课前准备、编写教案、课上实践到课后反思的不断改造、不断完善、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4.
低年级小学生刚进入学校,他们对什么都感兴趣。由于知识储备有限,他们不知道怎样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想。在教学实践中,我从抓语言积累入手,让学生在看、说、读、演、背中丰富他们的语言。在此基础上,我又运用剪、贴、画、续编、创编等多种方式,培养他们的写话兴趣,提高他们的习作能力,同时将好的作品投向特刊,看到作品在报纸上发表,更激发了他们的创作兴趣,激发创造力,写出一篇又一篇有趣的佳作。  相似文献   
5.
要学会思维,先要学会质疑。语文教学要教会学生质疑方法。一、围绕课题质疑,理解文章主题;二、在初读课文中质疑,分层次发掘文章内涵;三、在理解课文中质疑。体验文章创设的情境。激发自己的激情;四、在学完课文后质疑,思索文章余味与深意。学会质疑。有助于学生发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